在解释之前,我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要去还原老子的原意,而是给出符合老子这段话的更精确的认识。我尊重《道德经》的文本,但是我太了解古人认识的局限性,所以我绝不会局限于文字本身。
我个人并不认为老子就完全认识了真理,有充分理由使得我相信老子的认识依然是粗糙的,并且有很多不足,而我所提出的新认识使得让他的文本更加精确,更加深入,但未必就一定是他的原意。
对我而言,老子《道德经》的一些重要文本,是诠释我的部分思想的古老文本,是不精确的文本。我采取的是“六经注我”的一贯态度,而不是“我注六经”。
经文是原作者的主观意见表达,而原作者已经死去,我们已经永远不可能知道他的真正原意到底是什么。其实“六经注我”才是真正尊重文本,不去主观认定自己的解读一定符合作者的原意,从而给作者的原意留下一定的解释空间。“我注六经”其实很多都是对作者原意的强奸。
“六经注我”,是尽量去理解经文本身的原意,但是不局限于作者的原意,融合其他知识或者更深入的知识,对经文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认识,也让古老的经文重新获得了鲜活的力量。
我的解读和量子力学的一些知识有关,但是并不认为古人肯定懂量子力学等高深的知识,但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对自然界的经验观察并结合自己直觉认识而产生出这些深刻的洞见,这是我非常佩服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有物混成:这里的物,是无穷维的抽象数学时空(本体界)内的混沌的抽象先验本体,是先验的波性意识和物质波函数以及宇宙法则的统一体,也被称为道,形而上为道。之所以是混成,原因在于无穷的先验本体紧密地叠加纠缠而缺乏清晰的分立个体性。
2.先天地生:这里的天地,是四维经典物理时空(现象界)内的天空大地,是我们的经验感知对象,是坍缩而成的分立性(离散性)的粒性物质的聚合物,因为有形有状,也被称为器,形而下为器。形而上的先天波性本体在逻辑上先于现象性的天空大地,这里的先绝不是时间上的先,而是逻辑上的先,物理时空内的主体和对象,都是经验性的。
3.寂兮寥兮:先验本体没有声音,静而无声(寂兮);也没有形体,空而无象(寥兮),不具有任何确定的物理量,它是抽象不可见的。先验本体中的物质波函数(量子叠加态)也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实在,一种数学结构,可以被薛定谔方程所描述。
4.独立而不改:先验本体独立于现象性的万物,并且不依靠任何外力,它是自推动,自演化的,永不改变这种性质和规律,不被任何所左右。波函数服从薛定谔方程而决定性演化是独立而不改的。
5.周行而不殆:先验本体在抽象数学时空(本体界)内的幺正演化,它是连续性的弥散,生生不息,无有间断。
6.可以为天下母:先验本体是现象性的万物的来源,它的自推动自演化也形成了现象性的万物。
7.强为之名曰大:先验本体的先验全空间性和先验全时间性体现出无比广大。
8.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能称呼它为“道”。道,既有法则和秩序的含义,也有道路和道说的含义。先验本体的不断弥散开辟出道路,先验本体的不断坍缩展现为我们观察感知的万物,存在者(现象)是存在(道体,本体)的展开和言说。
9.大曰逝:逝是波函数的弥散。
10.逝曰远:远是弥散的广度很远,波函数弥散是全空间性的无限延伸。
11.远曰反:反是波函数弥散的反面,也就是波函数的粒性坍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我们感知的万物是粒性现象的聚合
有生于无:粒性现象产生于抽象的波性本体
这里的有,是指有形体,是实体,对应坍缩的粒性现象
这里的无,是指无形体,非实体,对应抽象的波性本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太极阴阳之理是被包含于万事万物当中的,一物一太极(阴阳),道(阴阳)在屎溺中,它是万事万物能够演化的内在根本动力,并非完全独立于万物之外。
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过就是本原(太极阴阳,道体)的自我展开过程而已。其中的一生二,其实是太极生两仪,是波粒之理(太极)生出先验主体(波,阳气)和先验客体(粒,阴气)。
二生三,是先验主体(阳气,波性意识)和先验客体(阴气,物质波函数)因为波性的相干叠加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这个就是阴阳相合的“和气”。有它为基础,现象性的万物(经验客体)就完全可以演化出来了,这就是三生万物。
天地人也可以理解成先验客体的集合(天),经验客体的集合(地),以及贯穿这二者的认知主体,核心就是“人”,三者是能生万物的根本,所以三生万物。
负阴抱阳站在波粒二象的角度非常好理解。“负”,就是“背负”。“抱”则有“倾向于”的含义。站在现象的角度,我们经验感知到的万物以及我们自己都是负阴而抱阳的。本质上其实是坍缩的经验现象(阴,粒性)都有倾向于弥散的先验本体(阳,波性)之特性,犹如向日葵的朝阳性。
也是因为如此,事物才能不断地生生不息,不断地自我演化。如果没有这个特性,事物将是停滞的,僵化的,无活力的。从主体的角度,负阴抱阳提醒我们应该背靠大地,仰望星空;超越短暂,趋向永恒;超越有限,趋向无限。
先验的心物统一体,也正是西方哲学的存在或者实体,也接近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它可以自我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自我展开。它也是永恒、独立的、自在的、自为的和无限的。它包含着波粒互斥的内部矛盾,但也包含着波粒互补的同一性。因为有能动性,故而会产生自否定。其中物质波函数那部分,可以自我演化出复杂的数学结构,然后再外化出经典的物质自然世界。
——傅天行 2022.02.23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淈,勭而俞出。
——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橐tuó 龠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用在这里是比喻先后天之气的循环往复,意指呼吸之间一事耳。淈gǔ,搅浑、扰乱的意思;勭,同动,鼓动的意思。
先天之气是先验性的波性本体,后天之气是经验性的粒性现象,循环反复正是心物波粒二象的弥散坍缩机制,是宇宙最核心的驱动。弥散是呼气,坍缩是吸气。一呼一吸,循环反复
与先验意识合一的物质波函数的弥散过程是天(本体界)的呼气,意识促使波函数坍缩进而获取主观认知结果,这是地(现象界)的吸气,这是宇宙最核心的两个演化过程,也是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万物因此而生生不息。
道德经中的“道德”正是波粒二象,道为波,德为粒。德,通“得”,在心物波粒二象的弥散坍缩机制中,波函数生生不息的连续弥散是形而上的“道”,而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并被主体所获得认知结果(测量结果),就是德(得)。道为体,德为用,二者的循环反复,使得主体不断丰富自身,进化自身,道德度也不断提升,但也可能下降。顺天道而行就会上升,逆天道而行就会下降。
道整体上呈现为波性特征(遍在性和抽象性),内中隐含着粒性,阳中有阴,阴阳互补。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通常对无为的解释,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妄为,但这其实是个很模糊的解释。如何才是顺其自然,如何才是不顺其自然,什么是自然?这些都需要深究。
无为无不为是道的特性,是本体的特性,是形而上层面的。无为,没有具体的造作活动,没有干涉控制的行为。本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本体是处处在而处处不在的。
我看到一个电子的具体活动,这个是电子的有为,佛教把它称为有为法,是指造作性的现象活动。
无为,电子的先验本体(波函数)在物理时空内没有任何现象性的具体造作活动。
无不为,电子的先验本体(波函数)虽然在物理时空内没有任何现象性的具体活动,但是它却是真正全面的,全体性的造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抽象层面的,是发生在本体界的,具有一种抽象的全时空整体性,是生生不息的。
处处在,是指电子在全空间都有分布的概率。
处处不在,是指尽管电子在全空间都有分布概率,但是并没有出现在任何的空间位置上。自我意识也具有类似的性质。
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从而产生现象性的事物,这个是有为的造作活动,是一种干涉影响。如果你不去干涉波函数,波函数会按照自然法则(薛定谔方程)自主自为地演化。
古人借助于直觉,以及对宏观事物的整体观察,抽象出无为而无不为,但其实他们讲不清楚,认知也很模糊。
总而言之,道德经的文本因为来自老子的直觉体悟,所以缺乏清晰,也缺乏逻辑论证,而我可以完成这个,并且修正老子的一些认识不足。
这是中西两种思维方式和两种文化互相补充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想形式——天行新学
——傅天行 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