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和新学比较:无我与有我

佛陀要承认无我,必须认定众生只能是五蕴的生灭相续,因缘和合。佛陀通过如实的禅修经验观察,也确实发现如此,因为禅修当中体验到的任何现象都是生灭无常。然后佛陀又经历了所谓的殊胜涅盘,以为实证无我和涅槃,以为是开悟解脱,可实际上佛陀体验的非连续的生灭无常只是现象的生灭无常,而连续性(常)的潜在本体却是不可直接观察体验的,佛陀体验的涅槃也只是间接体验了依然还有无明杂染的波性意识本体,佛陀被自己的禅修体验蒙蔽了。

佛陀没有认识到,如果无我,如果只有生灭相续的五蕴和无生灭的涅盘,那么五蕴和涅盘根本无法衔接,解脱不可能成立,对于只是五蕴因缘和合,相续生灭的众生来说,他的解脱只能是荒谬的灰飞烟灭,而不可能是佛陀宣称的殊胜涅槃,佛陀的无我理论产生了荒谬的结果。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思维认识和实践方法完全蒙蔽了他。

佛陀从根源上犯下了错误,因为他的错误的无我认识,否定了五蕴现象背后的本体,所以必然造成要么是小乘的五蕴涅盘(空有)的二元割裂,要么是大乘的五蕴涅盘(空有)的糊涂不二。我原来也犯过这个错误,以为只有五蕴和涅盘。但是后来生灭无常的禅修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深入理性思辨使得我成功避免了这个错误,也要感谢量子物理的双缝实验和波粒二象理论所给我的重大启发,最终使得我成功跳出了这个陷阱,也完全看清了佛陀的严重谬误。


根据阿含经以及南传阿毗达摩,可以明显看出佛陀的理论只承认有五蕴和涅槃,众生只是相续生灭的五蕴,而无余涅盘则是五蕴完全熄灭,这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会推导出众生的最后解脱只能是彻底的灰飞烟灭,而涅槃则是一个孤零零的抽象物,无论如何殊胜和不可思议,对于只是相续生灭的五蕴众生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而天行新学的理论则认为,生灭的五蕴现象是本体界(物理时空之外)先验的波性本体的粒性坍缩。无生灭的永恒解脱是波性本体不再坍缩入现象界(物理时空)并且彻底避免了因为退相干而自我瓦解。在天行新学的理论体系里,由于有个最关键的非五蕴的形而上本体:以先验自我(波性意识)为核心的先验本体,现象来源于它,又复归于它,是轮回解脱的主体,所以有效避免了佛陀理论的严重漏洞:割裂五蕴和涅槃的关系,导致解脱变成了荒谬的彻底灰飞烟灭。

由于先验的波性意识具有明显的独立性(独立于现象之外并有自己的个体性),恒常性(连续性),主宰性(影响支配现象),所以波性意识本体即是佛陀所反对的神我。新学是明确的有我论,不是无我论。

佛陀之所以提出了错误的无我观点,这是由于他的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导致的,经验主义依赖于经验观察,但是即便是最深的禅定也不可能直接体验先验本体,只能通过理性认识或直觉认识而把握之。而还原论则把宏观上整体的身心还原为微观上分立的前后不同的生灭现象,片面否认了自身同一性,进而得出错误的无我结论。

由于佛教理论体系的严重漏洞已经无法自圆其说,实践也失去说服力,而新学建立了更合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所以佛教必灭,新学必兴。

——灭佛者天行

吴汉 :佛陀的教法本质上就是把人干掉。而后世的人把他装饰的慈悲普度。没进来的人以为进来了会让人更好,所以当看到一点真相的时候信念突然崩溃,因为他进来时就是为了轮回的更好。我从一开始就强调这一点。

根据阿含经以及南传上座部的教义和禅修体系,可以明显看出佛陀只观察体验到粒性现象的生灭无常,而没有认识到现象背后的潜在波性本体 ,尤其没有认识到生灭的粒性现象(五蕴)和无生灭的波性本体(近似涅槃但不是涅槃)的辩证统一,将五蕴(有)和涅槃(空)完全二元割裂,导致他片面极端的对五蕴厌离舍弃,对世间厌离舍弃。

五蕴现象实际是波性本体的展现,对五蕴现象的极端否定就是对波性本体的极端否定。在禅修过程中,这种对五蕴的极端厌离会从主观体验上短暂的切断和本体万物的联系,于是有所谓的寂静清凉安乐的涅槃体验 。 但这根本不是真正的涅槃,其实只是间接体验了依然还有无明的波性意识本体,并且还是陷入“自闭症”的波性本体。

它隔绝了和万物本体的关系,而这种隔绝尽管在禅修当中短时间内有效,但是却不可能一直有效。一旦肉身死亡,那么因为谬见和禅修体验而导致与万物本体隔绝的虚假涅槃将会失效,寂静将会被打破,万物本体将会涌现。片面极端的厌离以及无我的荒谬认识,将会使得自我意识在剧烈的退相干风暴面前不堪一击而崩溃瓦解,也就是形神俱灭。

再次坍缩成粒性意识,于是轮回必然继续……

佛陀的谬见以及错误的禅修实践而导致的虚假涅槃体验无法有类似婆罗门教梵我不二,与梵合一的修证体验,也很难有万物一体的修证体验(原始佛教和上座部佛教从无这类观点,只有梵化后的大乘产生类似认识) 。他的错误见解所产生的意识倾向已经堵上了产生这类体证的可能。佛陀通过经验主义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强调禅修体验,排斥深入的理性思辨,给自己构建了一个封闭性的宗教体系,理论表面看起来确实能自圆其说,实践上又能被检验实证之,而唯一的能够跳出陷阱的手段:深入理性思辨的途径又被排斥否定了,于是2000多年以来的佛教信徒们纷纷掉入这个封闭性的宗教思想体系,掉入这个巨大的认知和实践的陷阱……

我可以理解佛陀犯下的错误,因为毕竟是在2000多年前,那个时候的认识水平还很落后,科学更加落后。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还不能认识到这样的明显错误,不能修正错误,则是不应当的。

我写《万物一理》的初稿已经是几年前了,当时我确实并没有彻底的否定佛陀,而是站在维护和重新阐释原始佛法的立场,可是又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思考和对佛法的反思,并随着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已经根本无法为佛陀的开悟解脱自圆其说了,我已经认识到我的理论和佛陀的认识是根本不同的,如果意识波粒二象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佛陀已经没有可能是真正的开悟解脱。因为根据理论已经可以推导出佛陀为什么为产生无我和涅槃的修证体验以及相关认识,也可以更加合理的解释佛教后来发生的教派分裂以及变质性的大乘佛教的产生,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大量伪造大乘经典的出现,它们都是由于佛陀教义的原始粗糙和漏洞矛盾而必然产生的。以空有不二为核心的大乘经典,其实是对佛陀自己理论的涅槃(空)五蕴(有)二元割裂等漏洞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尝试性修复,而这种修复依然还有很多不足。


自我除了不可或缺的独立唯一性以外,必须建立在连续持存性和自身同一性的基础上,这是有我的核心。要推翻我见并论证无我,就必须推翻同一性和持存性。持存性实际就是“常”,这里的“常”并不是完全的永恒不变,而是持续性地存在,甚至即便持存一个刹那,也是瞬间的“常一不变”,故而大乘佛教连刹那持存性都彻底否认。既然持存,必然包含着自身的同一。任何人的自我感的建立都是默认了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的存在,只是他们说不清楚这个同一的到底是什么,尽管没人认为自我和存在是完全不变的,但是他们都默认了主体以及客体在空间上的连续持存,所以完全符合佛教所说的我见和常见。

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通过五蕴缘生缘灭、刹那生灭的实证性认知,推翻了自我独立性和连续持存性,通过对五蕴前后相异的实证性认知,推翻了自身同一性,进而实证出无我。自我是五蕴的因缘和合,也是可以被经验实证的,而这些实证全部是借助于禅定条件下对身心现象的如实经验观察所产生的经验性认知。但是这种经验性认知,虽然符合实证,完全能被实证,却存在致命的严重错误,经验性的“实证”未必通向真理,甚至和真理完全违背。

无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愚昧可笑的认知,乔达摩·悉达多的无我之见已经被我彻底识破伎俩而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虽然整个过程花了我将近20年,耗掉我几乎整个青春,但也是值得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把乔达摩教义彻底推翻的人,即便灭掉印度佛教的商羯罗也没有真正完成,而现在,灭佛者天行已经出世,佛教将彻底被终结。

如果你不懂乔达摩对无我论证的漏洞,你会觉得无我是何等的深奥难解,一旦识破乔达摩对无我论证的根本漏洞,就会觉得原来无我是如此的荒唐可笑。

很多佛教徒都说,因为有我,所以才会有痛苦烦恼。如果要灭苦,就要认识无我,就要去除我执。这是多么可笑的因噎废食,因为有自我之主体,确实会产生痛苦与烦恼,但也是因为有自我之主体,才能有美好与幸福,才能有发现与创造,才能拥抱大地和仰望天空,才能领略宇宙之大美。主体性的觉醒正是自我意识的进步,而越是低级的动物,它的自我主体性是越弱的,并且对痛苦的感受性也越弱。

灭苦绝不是要去灭除自我主体,而是依靠自我主体不断的去认识和变革自我,认识和变革世界。苦本是革新自我和世界的根本动力,是强者的食粮,而弱者却因为惧怕苦而泯灭自我,厌离世界。

热爱生命,热爱自我,让我执来得更猛烈些吧!

——灭佛者天行 2018.5.23

作者:傅天行
链接:https://ftx.1399.wang/788
声明:本文遵循TXZ开源协议,阅读后如有受益请主动赞赏支持,点击红色赞赏按钮可弹出微信赞赏码,协议详细内容请阅读以下文章:
《TXZ:一种创新性的开源协议》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