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部分是天行早期信仰佛教时写的文字)
现在佛教认为的奢么他禅定,其实根本就不是乔达摩教导的禅定。大小乘对禅定的理解几乎都背离了乔达摩被人所说的禅定。真正的禅定是毗婆舍那禅定,毗婆舍那是观,毗婆舍那禅定是指通过观而建立起的禅定,这是一种动态性的禅定。
站在乔达摩的无我立场,制心一处属于外道神我邪见而导致的神我邪定,因为它已经预设了必定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连续性 )的本心的存在,否则是不可能有制心一处的。而这种具有同一性和持存性并且必然具有主宰性的心,正是“神我”,是乔达摩最反对的。这种制心一处的“邪定”越修越会加强“神我邪见”。并且由于经验上根本没有可能判断和实证出同一性和持存性,所以这种预设性的认识,导致的不但是神我见,实际上还把神我带入了经验范围之内。以为经验性的心也是持续存在的,是同一的。这个认识甚至还比不上乔达摩,乔达摩至少还能如实观察出任何经验性的身心现象,都是非连续性的生灭无常,根本没有经验上的同一性和持存性,自然也不可能存在制心一处。
乔达摩所说的正定,不是制心一处,而是一心一处,N心N处。即每一个刹那生起的心,都定于当前的对象,不趋向于之前的对象,也不趋向于之后的对象。这个心灭去之后,下一刹那的心又定于新的目标对象(前一个对象也必定灭掉了),不趋向于过去的对象,也不趋向于未来的对象。每一刹那生起的心识都伴随着N个不同心所,每一刹那都无散乱心所,也无贪心所和嗔心所等恶心所。这里的散乱,是每一刹那的心的不前后摇动,而绝不是同一个心在不同目标之间转换,这种禅定是每一刹那的心的纯净无杂(没有恶心所),而并不是持续性的同一心的固定守住某个目标或者主题。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刻观到苹果,就只管苹果,而不去想下一刻的梨子。下一刻观到梨子,就不去想前一刻的苹果,或者下一刻的橙子。出现什么就观察什么,绝不固定于单一目标对象或者主题。观察主体(本质上是心识+N个不同心所)和被观察对象都是同生同灭的,能所和所观都不能持续存在,最初的固定于呼吸和腹部起伏这类目标,只不过是为后来动态性观察任何目标对象而奠定基础,而且呼吸和腹部起伏本身就是动态目标。
根据上座部佛教的认识,禅定分为止禅禅定和观禅禅定。前者就是一种制心一处的奢么他禅定,也可以称为专注型禅定,它的主要特点是始终专注一个单一目标或者主题,让心获得安止。这个被称为修止,并且有四禅八定,这是内外道共用的。
这种止禅禅定是可以跳过的,甚至根据佛教的原始经典记载,真正的四禅八定并不是这种奢么他禅定,而其实是毗婆舍那禅定。即依靠纯观而建立起的禅定。
观,又翻译为毗婆舍那,巴利文vipasana,其中的pasana的意思是观察、觉察,而vi则是个很关键的前缀,它的意思是多种方式的,特定方式的,也有一再一再的意思。所以毗婆舍那并不是单纯的观察,而是指以无常、苦和无我的方式,一再一再地不断观察有为法(现象),实际上就是不断观察有为法(现象)的无常性、苦性和无我性。这个无常,苦和无我的要素是必须要被加入的,偏离这个方向,就不是真正的毗婆舍那,不是乔达摩的佛法所说的真正的观。
杂阿含第一经说,“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这里的观,就是毗婆舍那。
实际上在禅修过程当中,不断如实观察当下生起的不同现象的生灭性特征,确实会逐渐建立起定力。借助于对生灭的如实观察,确实会逐渐终止掉散乱心所,贪心所和嗔心所等负面性的意识状态。这些心所的存在,都和误以为自我和现象是持续存在有关。所以那种制心一处的禅定方式,不但不需要,对于破除乔达摩所说的神我邪见还极其有害处。
一、对止观的误解和正解
止,又翻译为奢么他,巴利文samatha,sama的意思是平静、安宁。字根tha的意思是停留,合起来的意思是停留于平静,安宁的状态,它本身并没有专注的意思。
对止(禅定)的最大错误理解,以为是专注于某个固定目标,而不知道止(禅定)的意思实际是心的安稳平静,和是否专注于某个固定目标或者单一主题无关。
对“观”的最大错误理解,是以为只要观察,觉察就是观,而不知道佛法所说的观,是必须以无常,苦和无我为预设和导向的,而且必须是正确的对无常,苦和无我的理解,绝不是很多人自以为的或者大量伪佛法所宣称的无常,苦和无我。一旦这方面的理论认识错了,无论你禅定力多强,或者四念住修的多么努力,实际都是没有可能证果的。
二、对止禅观禅的误解和正解
止禅,即以心的安稳平静为目标的禅修,可以获得禅定,通常是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力,因为色界禅那也是一种定力,所以合称为四禅八定。
止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于佛法的外道性的专注止禅,它通过将心始终固定在一个单一目标或者主题上,时时刻刻的不偏离,制心一处,进而最终获得心的安稳平静。目前南北传佛教所说的四禅八定已经演变为这种外道的专注止禅。
第二类止禅是佛法所独有的止禅,应该叫做正念止禅,这里的正念是觉察觉知的意思,能够如实觉察到当下的身心状态,就是正念觉知,在四念住禅修当中,通过如实觉察当下生起的各种身心现象(并不是固定单一的目标或者主题),进而获得心的安宁平静。它产生四种禅那状态,现在被称为毗婆舍那禅那。实际上它就是经典上说的奢么他禅那,只是由于佛教的变质,外道的专注型的奢么他禅那替换了佛法所说的动态性的奢么他禅那,进而这种通过修观建立的禅那被称为了毗婆舍那禅那,现在也被叫做纯观禅那。
观禅,即以观察五蕴的无常性,苦性和无我性为目标的禅修,可以获得观智以及证果。它是智慧的修习。观禅实际是佛陀所独立提出的,佛陀正是通过观禅的修习,而证悟成佛。
目前南传所说的纯观禅法的前期阶段实际就是在修止禅。因为纯观禅法前期并不去观察五蕴的无常,苦和无我的共相,而是通过觉察腹部起伏(马哈希禅法),觉察手部动作 (隆波通动中禅),觉察身体感受(葛印卡禅法),觉察思想念头(雪吴敏禅法)进而获得心的安稳平静。
而真正的观禅,则是指纯观禅法后期,当五盖明显减弱后,进而开始观察五蕴的无常性,苦性,无我性,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毗婆舍那。所以现在的纯观禅法才是真正的先止后观的真正的禅法。并且可以一直修到四禅。之所以现在被称为纯观禅法,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外道的专注止禅修法代替了佛法所说的止禅修法,不得不叫做纯观禅法。
经典里面提到先止后观,先观后止,以及止观同时进行的不同顺序,下面是真正完整的含义。
先止后观:禅修前期通过觉察五蕴的自相(自身的独特性质)而获得心的安稳平静,然后开始观察五蕴无常、苦和无我的共相(共同普遍的性质)。
先观后止:禅修前期就开始观察五蕴无常苦无我的共相,通过观察共相,而最终也实现心的安稳平静(这个才是真正的纯观修法)
止观双运:观察五蕴的自相,获得心的安稳平静和观察五蕴无常苦和无我的共相彼此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