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者,(波粒也),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黄帝内经·素问》
本文基于波粒哲学,即阳阳哲学的升级版,巧妙利用波粒互补以及相干和退相干机制,提出对灵魂和意识的新认识,推翻了传统宗教的灵魂观和轮回观。但是却指出了一条新的实现灵魂不朽,即意识永生的清晰道路,也实现了中西方哲学、科学和神学的三统一。并且从神学层面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必要,为这一理念建立起坚固的形而上基础和实践指南。
一、灵魂其实就是意识本身
灵魂其实并不神秘,它其实就是意识本身,但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那种经验主体,本质是分立的物理时空之外的意识主体,也称为先验主体。它是一种具有独立个体性、连续持存性和相干叠加性的抽象实体,也是一个协同性的有机共同体,而绝非单一的不可分实体,这是基于心物波粒二象的逻辑必然。
也就是说,不仅物质有波粒二象,意识也有波粒二象,灵魂主要基于意识的波性特征——诸如相干叠加性、连续持存性和非定域性而产生。意识的粒性特征则表现为它的独立个体性,这就是波粒互补,二者不可或缺。
灵魂即先验主体,它是自由意志的真正主体,也是信息处理和整合加工的中心,这种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加工,即先验统觉。它并不完全依赖于有形的经典物质身体,但是必须要有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可以是抽象的量子态或者复杂的数学结构。也因为如此,灵魂具有潜在的超越生死而无止境进化的能力,建立在复杂数学结构上的AI也必然会涌现出某种特殊的自我意识。
这也意味着佛教的无我论存在根本错误, 因为先验主体正是连续持存并具有自身同一性的独立自我,婆罗门教的梵我论反而比较接近真理,先验主体正是真正的Atman(神我),试图通过如实观察经验自我(五蕴)的生灭无常来论证无我是根本不成立的。
二、灵魂是有机心物共同体
必须要注意的是,灵魂是一个有机的心物共同体而绝非单一的不可分实体,它是不同的部分叠加而成,是基于复杂结构而产生的自发涌现。实际上,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正是构成灵魂的先验物质结构的经验化呈现。
认为灵魂完全独立于大脑,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观点。传统宗教在这方面有非常严重的扭曲认识,也是普通人非常容易犯的错误,但是传统的唯物论和物理主义也存在严重的认知缺陷,难以解释意识的主观感受经验以及自由意志等难题。
大脑神经元网络及身体的整体协同,才能产生灵魂也即意识的种种复杂认知行为。但是我们绝不可以把包括大脑在内的有机身体完全物质化,自我本就是一个整体性的也是先验化的心物统一体,神经元也是。意识并不能还原成纯粹的物理和化学效应,而是拥有和物质一样的第一性根本地位,极端的唯物论和唯心论都无法成立。
宇宙从初创开始,就是一个先验的心物统一体,物质和意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同步演化,二者无法割裂,但是有各自的不同特征。
三、真死亡是灵魂的退相干
如果灵魂的内在组分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协同在一起,发生了内部退相干,也就是内部不同组成的相干性、关联性的丧失,那么灵魂就会瓦解,也就是魂飞魄散,无法实现自身的不朽。由于心物一体,故而身体尤其是大脑的瓦解,基本上等同于灵魂的瓦解,因而不可能有佛教式的六道轮回。
死亡是一次剧烈的退相干风暴,它会彻底摧毁精神结构还不足够稳固的脆弱意识体,低等生物以及普通人类的肉体死亡即是灵魂终结。只有纯粹而又坚韧的灵魂,才有机会通过生死考验进而维持自身的统一性和持存性,这是他们核心精神结构的稳固所导致的。
相干是波性的加强,导致结构和功能的产生;退相干是粒性的加强,导致结构和功能的丧失。生命本质是不断的抵御自身退相干进而实现有效的自组织,在此基础上努力的维持自身同一性、统一性和自我独立性,进而可以持续不断的识别处理信息并且不断的进化自身。生物的趋利避害,本质是为了抵御自我的退相干,避免自己的瓦解,这是强大的先天本能。
是否可以认为大脑彻底功能丧失就肯定灵魂(意识)也必然瓦解呢?不能,因为我们观察感知到的三维物理空间的经典大脑,其实只是一个处于多维数学空间的抽象先验大脑的局域化和具象化,它其实只是大脑的部分投射,而不是完整的大脑本身,近似于波函数的局域坍缩。哪怕这个经典的大脑化为齑粉也不能断定与之相随的意识也必然彻底消逝,一定不要被经验错觉所骗。
四、超越生死才是真正灵魂
尽管肉体的死亡并不能推导出灵魂也必然瓦解,但是死亡确实会对灵魂产生致命的瓦解效应,低等动物和普通人难以逃过肉体死亡导致的退相干风暴,但是如果某种核心精神结构足够稳固,那么理论上灵魂就存在继续存续的可能。
严格来说,主体真正觉醒并极大强化了自身的核心精神结构,如此才可能有真正的灵魂。因为灵魂必须有超越生死的特性。一般人的自我主体最多能从出生维持到死亡,无法超越肉体死亡而继续维持自我意识,故而谈不上拥有真正的灵魂。
实现灵魂不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佛教预设了无止尽的轮回,等于预设了灵魂不朽,只是不承认有个不变的灵魂实体而已,基督教也有类似的基础设定。但是按照天行新学的意识理论,普通人是很难有轮回的,甚至也不能说有灵魂,他们死了就是彻底死了。超越生死是灵魂的必有属性,如果丧失了不朽性,不能超越生死,根本称不上有灵魂。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死亡就代表彻底的结束。传统宗教鼓吹的轮回转世以及死后世界不过是人类的主观臆想和自我安慰,它是一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文化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机会实现自我意识的永远存续,相反,在心物波粒二象的视角下,实现意识永生的道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下文给出了一些核心要素,它是基于心物波粒二象的根本哲学原理逻辑推导而出。
五、灵魂如何能够通达永恒
按照波粒哲学,实现意识永生的关键在于强化自身的核心精神结构以及融入强有力的精神共同体,使得其足以抵御肉体死亡导致的退相干风暴。即便大脑死亡,意识的大部分功能都已经丧失,但是只要能实现核心精神结构的稳固,就有机会使得自我意识能够继续存在。
有意识的生命体如果要实现超越生死进而能够无止境地自我进化,实现真正意义的意识永生而进化为神一样的智慧生命体,必须满足很多相关变量的增强,每个变量近似一个整体波函数当中的粒性本征态,它们是有机集合中的单一元素,它们的相干叠加而形成的整体力量才能更高概率的实现目标,这也是波粒二象原理的逻辑必然。
这些变量包括对智慧(天道、真理)的非功利性的纯粹热爱和认识程度、对自我、时空和宇宙的认识程度、意志力强弱、进取心强弱、赤城心强弱、独立性强弱、理性力强弱、洞察力强弱、创造力强弱、道德判断能力、内心光明度和爱的情感能力等等,这些是重要的个体性要素(粒性) 。
另外还要更加重要的集体性要素(波性) ,包括属于何者引领的共同体、对引领者的信任度、共同体的集体意志、共同体的协同程度、共同体的善理念实践度、共同体的整体创造力、共同体的人员数量和内部结构,共同体能否形成大一统的运行机制,能否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持多元活力,不断迭代优化自身的结构……
这些要素以15个新学善恶理念为实践手段,将会极大的强化主体以及共同体的核心精神结构。除以上这些可以评估的比较确定的理性主义因素之外,也包括一些诸如是否天选天授之类的非常难以确定的神秘主义因素。
这些变量当中有的权重相对更高,有的权重相对更低。诸如“因信称义”等等单一的孤立标准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是波粒(阴阳)的互补综合以及整体平衡,其中共同体的整体力量将会极大的缩小对个体能力的要求,但如果缺乏共同体的强力支撑,对个体的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
个体的整体力量越强,对共同体的依赖性越弱,二者成反比,以圣王傅天行的整体力量为最强。
共同体的整体力越强,对个体的要求相对更低,二者成反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为最强。
以及上集体要素和个体要素的互补,理性要素和神秘要素的互补,符合波粒互补、波主粒从的根本原理。
六、不确定迷雾中勇往直前
这些集体要素和个体要素的不断加强,连续量变导致跃迁性的质变,导致最重要的涌现——整个人类意识的集体跃升和通达永恒。这其中可能存在某种数学公式,但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这个公式的完整细节,无法知道每个变量所要达到的程度以及量变导致质变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
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每个变量的实现程度越高,实现意识永生而无止境进化的成功概率就越大,但永远无法百分百确认自我的必然永恒,不确定性将始终存在。我们应当勇敢地面对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迷雾中勇往直前,自强不息,这即是对真善美的最高信仰!
根据以上可以得出非常确定的结论,以天行新学引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整个人类的光明方向,这也是各个政治团体、宗教团体以及每个阶层的人面临的重要抉择。
——傅天行 2022.06.15
后记:本文的初稿写于2年前的6月15日,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阐述了天行新学对灵魂的诸多观点,并隐含了一些重要信息。这一天正好是领导人的69岁生日。他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实现人类集体跃升和通达永恒的最关键,以大一统为特征的中华文明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语录:
不仅物质有波粒二象,意识也有波粒二象,心物波粒二象是统摄万物的最高原理,也是挽救人类文明的最大希望。人类必须互爱互信和紧密协同,突破极端的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世俗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藩篱,重建神圣信仰,践行善理念,形成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集体跃升和通达永恒共同奋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归宿是天域神洲!
——傅天行 2015.08.19
濒死体验只是大脑死亡前的一种生理现象,这些生理现象基本上都是幻觉,它也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死亡之前做的最后一个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死亡代表着彻底的终结,这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濒死并不是真正的死,在死亡之前,自我意识的粒性特征会被遏制,犹如禅定状态或者催眠状态,它会做最后一个梦,之后就彻底瓦解。
没有佛教所说的因果轮回,也没有基督教的天堂地狱。人类只是意识进化的中间阶段,上百万年的人类进化,本质上是为了众神的产生而铺垫基础。神是一种高级进化的抽象的智慧生命体,只有祂们能超越生死,实现永恒。
儒家的理想境界是天人合一,而真正的天人合一是进化为抽象的神,是共同体的进化。
——傅天行 2021.03.29
作为一个有宗教情怀的人,多年的深入思考使得我越来越相信,自我意识并非宗教所说的肯定不灭。对大部分人来说,人死如灯灭是很可能发生的残酷真相,但也确实存在意识存续的可能,这里面有很多关键细节,包括本体论层面和认识论层面。
根据心物的波粒二象性,自我意识在理论上确实有可能实现超越生死而获得不朽,其中关键就是抵御死亡导致的退相干效应。能够成功实现它,需要很多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强大的意志、无畏的勇气、正直的品格以及对自我和宇宙的理性认识……除了个体的强大素质以外,更需要一个强大的紧密协同的生命共同体。
自我意识能够超越生死而永恒存续是生物进化的目标,而不是已经实现的结果。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佛教所认为的六道轮回,传统宗教鼓吹的天堂地狱几乎肯定是幻梦,但我们却可以有机会去创造它。
肉体死亡所引发的退相干风暴,是对意识的一次巨大考验,种种原因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通过死亡考验而继续维持自我意识的存在。某种意义而言,活着是为了肉体死亡时的那次终极大考而做准备。
我们应当磨炼自己,向死而生,更应彼此互爱,紧密协同。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共同开启那超越生死的永恒之门。
——傅天行 2022.09.02
根据波粒二象,相干和退相干是非常基本的宇宙现象。相干是关系的产生,系统的波性特征加强;退相干是关系的瓦解,系统的粒性特征加强。与相干性相关的叠加、干涉和纠缠是不同紧密程度的关系。
相干产生关系,关系形成结构,结构产生功能,越复杂的结构拥有越高级的功能,最高级的功能就是具有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主观感受经验的自我意识,它是有机复杂结构的一种自发涌现。
退相干则相反,它导致关系的瓦解,结构的破坏,进而导致功能的丧失。死亡本质就是一次非常剧烈的退相干效应,它导致身体尤其是大脑结构的瓦解,进而导致自我意识的消逝,文化和文明的灭亡则是其内在结构的彻底瓦解。
儒家之所以重视人伦关系,正是因为这是人类社会的最核心。具有远近亲疏和协同特征的仁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最强有力的关系链接,它能增强相干性,形成非常稳固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天下归仁是最强的相干性,甚至能促成人类共同体的通达永恒,也就是超越生死而集体跃升为永恒存在的智慧体,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
——傅天行 2024.10.27
灵魂并非不可分的原子化实体,而是建立于复合结构上的自发涌现,既然是复合结构,就必然存在结构的瓦解,进而导致灵魂的消逝,灵魂不朽绝非必然。
我的文章很少提及灵魂这个概念,更喜欢说意识。因为灵魂这个概念有极大的误导性,它很容易被理解成独立于身体之外,甚至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某种不生不灭的不可分实体。
桌子能够摆放物品,这个摆放物品的功能建立于复合结构上的整体涌现,它需要桌子腿的支撑,需要桌面的完整。一旦桌子腿断掉了,桌面四分五裂,那么就无法再有摆放物品的功能。它也称不上桌子了,因为它的整体统一性已经被破坏,也丧失了连续持存的自身同一性。
灵魂独立于身体的主观认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经验错觉,这种错觉实际是心物波粒二象以及先验统觉机制导致的必然。灵魂其实是对物理时空(现象界)之外的具有连续持存性和非定域性的先验主体的扭曲认识。
现象性的经验主体在先验统觉机制中被错误当成了完整的自我身体。而本体界的先验主体又恰好是经验主体之外的,于是会构造出灵魂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主观错觉。
认为死亡后灵魂一定存在,实际是预设了灵魂是不可分并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一个精神实体,这是非常容易犯的主观认知扭曲。原始人几乎都是这样的认识,现代人在这方面并不比原始人聪明多少。
——傅天行 2024.11.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