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某佛教微信群一次关于是否有自我主体的激烈辩论中,我通过一系列论证对佛教的无我思想提出有力质疑。有位叫摩诃阿伽罗的佛教徒对我这样说:“觉知靠的是心识,眼睛和女人接触,直接就观察到了,需要什么不变的主体?没有观智太难沟通了。 ”他认为这是非常有力的无我认识,然而在我看来,这一结论正是非常典型的经验主义式致命错误,也是具有强烈经验主义特征的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错误教导,进而导致佛教徒普遍产生的扭曲认知,佛教的无我思想正是来源于这种思维方式 。对此我将结合认知过程做出详细的理性审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革命性自我认识。
经验主义(Empiricism)是一种认识论学说,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传统。认识论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探讨人类认识的结构以及规律,考察真知的来源,如何认识真理等重要问题,表现为经验论和先验论(唯理论)的长期对立矛盾。
经验论认为对真理的认识只能通过经验观察而获得,感官经验是唯一可靠的真知来源,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导者1 ”。经验论侧重于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归纳法,通过对经验认知的不断归纳,最后上升为一般性原理。先验论则不相信感官经验的真实可靠性,另一位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说:“不要遵循这条大家所习惯的道路,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2 。”先验论把不证自明的先验直觉或者天赋观念作为真知的来源,作为一切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前提,侧重于建立在先验直觉基础上的理性演绎法,通过逻辑演绎而建立起普遍必然的知识系统。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根据 5 个基本公设而建立起庞大的欧式几何体系正是它的鲜明体现。先验论因为对理性的极其推崇因而又叫“唯理论”或者“理性主义”并被学术界所公认,但是我认为先验论这个概念要更加清晰而不容易产生误解,实际上真正系统提出先验论观点的是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本文则是对康德先验论的进一步修正完善。
先验论和经验论的矛盾斗争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斗争,虽然经过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调和,但是这种矛盾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在当代哲学中,欧陆的先验现象学和英美的分析哲学也有很强的先验倾向和经验倾向的对立。
通过对佛教最原始的阿含经及毗婆舍那(vipasana)禅修方法的考察,可以判断出乔达摩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经验主义者。排斥先验的形而上问题,主张通过对身心现象的如实觉察,对现象生灭及其缘由进行归纳,从而得出一切有为法无常、因缘所生以及诸法无我的认识,正如缅甸班迪达尊者所说:“只有透过直接观察身心生灭现象才能获得观智3 ”。英国佛教学者渥德尔(A.K.Warder)在《印度佛教史》一书中明确指出:“佛法不是思辨玄想的,它是经验主义的,佛陀拒绝一切玄学意见,只提出因缘缘起的经验主义的根据和灭苦之道4 ”。
乔达摩所反对的婆罗门教则具有明显的先验倾向,是一种天启(Sruti)宗教,吠陀圣典是来自于上古圣仙的神秘启示,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思想巨擘同时也是给予佛教沉重打击的商羯罗(Sankara)认为只有阿特曼(Atman,先验的自我主体)和揭示它的天启圣典才是正确的知识根基,直接的经验知觉因为是摩耶(maya)的幻象故而必须被抛弃5 。婆罗门教的禅修冥想强调神秘的与梵合一,并无经验上的观察归纳倾向,它和原始佛教的毗婆舍那禅修方法所强调的如实观察身心现象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大乘佛教中观、唯识以及以明心见性为目标的禅宗实证体系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它们实际都是佛教后期的演化并逐步的梵我化,和乔达摩本人的原始教义有比较大的冲突。
本文所阐释的新本体论和新认识论不仅仅是对佛教经验主义的根本批判,也是对亚里士多德、培根、洛克、休谟以及后现代哲学以来的西方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的严重打击,同时也是对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和胡塞尔的先验主义哲学传统的修正完善。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中右手遥指天空的柏拉图代表形而上的先验论传统,手掌轻抚大地的亚里士多德代表形而下的经验论传统,2000 多年来一直对立的两大哲学传统在新本体论和新认识论下将获得真正的调和统一,超越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此前并不足够成功的调和方案。
二、关键认知问题的提出
眼耳鼻舌等感官和不同外在客体的接触而产生了每个时刻不同的感知经验,似乎不需要常一不变的独立主体。按照乔达摩以及上座部佛教的理论,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心识(能缘)和不同的客体(所缘)的因缘和合而产生了认知经验,正如杂阿含 273 经所说:“眼缘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等诸法非我,非常,是无常之我。非恒,非安稳,是变易之我6 。”佛教把我们经验感知的所有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统称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行蕴、想蕴和识蕴,其中的物质现象也称为“色法”,而意识现象则称为“名法”,合起来称为“名色”,它们都是生灭无常而变动不居的,没有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这里的主体因为都是由经验性的五蕴身心现象所构成,因而也可以称为“经验自我”。
初期佛教并不承认生灭五蕴之外的本体性心识,秉承乔达摩原始教义的上座部佛教认为完整的自我只有生灭的五蕴 。就像上座部的菩提比丘所言:“根据巴利文经典,个人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五蕴统一体,每一蕴均有无常、苦与无我等三种基本特性7 。”斯里兰卡的那兰陀长老也说:“四种心理现象和一种物质现象共同构成五蕴。这一复杂的组合被称作有情众生。一个人的自我就是由此五蕴构成8 。”后期的大乘佛教为了修补乔达摩的理论漏洞而假借乔达摩名义创造出的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思想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对于这些理论体系的严重谬误我将另文详细批判。
我们如何观察到眼前出现的一位漂亮美女的曼妙身姿并始终认为是同一个我在观察,我们如何观察到同一只箭在空中飞行并射中目标?如果没有同一性的自我主体,强烈的主体同一感如何产生?经验上杂多的表象又是如何获得综合统一而产生了包含客体同一性的整体认知经验? 或者这些只是错觉吗?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也非常重要的问题。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极深的奥秘。那只飞行的箭是否在运动而导致的芝诺悖论引发了 2000 多年来诸多哲人的苦思冥想,然而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完整解答,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黑格尔以及柏格森等人的所有哲学解释以及近现代的微积分等所有数学方案都没能真正解决该问题(详情参考北大教授吴国盛的论文:《芝诺悖论今昔谈》)。
生灭变化的运动问题看似浅显易懂但实际深邃难解,涉及本体论、认识论、时空本质以及心物关系等诸多难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皆变”和巴门尼德的“万物不变”的争论以及佛教大小乘各派对生灭和空有的争论正是这一问题的体现,量子物理所涉及的波粒二象(连续和离散)难题更是这一问题的本质体现。对于运动变化和芝诺悖论的问题我也有全新的革命性解释,但是本文将聚焦于对主客体同一性以及认知过程的思考上来,主要从认识论和时空的角度来分析。
很多人会说物理学的牛顿运动方程和薛定谔运动方程不是很好地认识和描述了宏观和微观的运动吗?然而问题绝非这样简单,因为形式化的抽象数学语言和经验现实当中的具体真实运动存在分离的鸿沟,二者的真正关系也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它们是同构性的映射还是粗略地相关,如果是相关,是哪些相关哪些不相关?描述运动的数学方程涉及的微积分是建立在无穷小和连续性的基础上,但是没有足够证据能够证明具体经验现实当中具有无穷小的 变量,也几乎不可能存在连续性(参考芝诺悖论),而量子力学的薛定谔运动方程及其数学形式体系则建立于多维抽象数学空间上,即无穷维的希尔伯特空间,这个和经验现实也同样有巨大差别。物理学实际上只是采用一种实用性的运动描述方案,避开了其中一些关键哲学问题,尤其是先验数学和经验现实,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关系难题,而一个真正优秀的哲学家必须要避免任何实用主义倾向和对关键问题的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忽视,最大程度地深入审视运动变化的本质以及所涉及的全部重要问题,建立起真正逻辑完满的合理解释,哲学的批判性和反思性是其锐利的双眼。
三、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理性分析
3.1 对神经科学的悬置
让我们理性地审查分析整个认知过程。一位漂亮的美女出现在我眼前,我观察到她有漂亮的脸蛋儿、丰满的胸部和高挑的大腿,然后我产生一系列丰富的思维联想并伴随身体的某些变化,整个过程看似很简单但是却涉及一系列的认知难题以及心物关系的哲学难题,要真正地详细分析整个过程必须要涉及物理学、数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并且还涉及极难的时空问题。
为了简化问题,我将整个认知过程涉及的一些神经科学的细节问题暂时先悬置,只聚焦于关键的统觉问题、同一性问题和时空问题。实际上神经科学也本就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神经科学其实把意识的高级功能排除在外。目前的神经科学主要研究神经细胞如何产生电信号、它们之间如何通讯、它们如何协同起作用等等问题,这些是可以被观察研究的客观现象,而意识尤其是感受经验(qualia)是纯主观的。从客观性的神经元电化学反应,到建立在同一自我主体基础上的主观性宏观感知经验,这中间存在很大的鸿沟,神经科学迄今为止对此依然无能为力。著名的英国神经科学教授约翰·尼科尔斯(John Nicholls)在自己的神经学专著中说道:“对于感觉系统来说,阐明整合如一只牛蛙或一头菊芋的完整图像的神经机制,现在我们仍然力有未逮,更不要说关于外部世界的整合了9 ”。 耶鲁大学毕业的神经科主任罗伯特·伯顿(Robert Burton)在《神经科学讲什么》一书中也说:“科学无法弥合心智与大脑的隔阂,这两种状况之间的冲突无助于找到合乎逻辑的解答。神经科学家可以进行更多的生理研究,但没有任何无懈可击的方法能够解决主观性试图让自己变得客观的问题10 。”
3.2 复合性的整体观察和时空分立性
首先,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我们没有任何可能连续一次性地观察到整个宏观客体,我们观察感知到的宏观客体的完整表象必定是经过复杂的微观认知聚合而成 。尽管看起来我们似乎是一眼看到了宏观对象,但实际上对任何宏观对象的观察都是多次分立性的前后相继的必然不可分的微观认知行为聚合而成(S=s1+s2+s3……)。如物理学家薛定谔所言:“不可能有连续的观察,任何观察都是不连续的,只是反映了一个个时间点后物质运动的状态,在这些时间点之间我们是无法观察的。无数瞬间的活动的总和,组成了一连串的图景,也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事物11 。”
上面所说的“分立”的字面意思是“分别树立”,是指单个单个而彼此分开间断,不同的原子是分立的,不同的豆子也是分立的,而水流和水波则是连续的,分立性也可以称为离散性或者非连续性,它是诸多事物的本质性特征之一,在波粒二象这个万物的根本性质中,分立性实际正是粒性特征,而与之对立的连续性则是波性特征。
真正严格的一次观察不可能是复合的,必定是不可分的单一行为,而不可分的一次观察只能发生于不可分的最短时间单位 ,观察如果持续两个时刻以上,那么必定是复合的多次观察。是否有最短的不可分时间单位呢?这个不可分的时间单位有多长呢?幸运的是,量子力学借助于重力常数、光速常数和普朗克常数构造出的一个公式,精确计算出了宇宙最短的时间单位——普朗克时间,这是物理学上最短的不可分时间单位。根据普朗克时间,观察主体一秒钟必然进行了大约 10^43^ 的微小观察。每一个不可分的普朗克时间上的一次观察产生出一个对宏观客体的局部微表象,相当于完整的宏观认知画面的一个认知像素。
需要说明的是,绝不要把这里的观察主体想当然认为大脑内的神经元。神经元的反应速度没有可能这么快,我所说的微观认知发生在普朗克尺度(普朗克时间 + 普朗克空间)层面上。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细胞体的直径大约是 10 到 20 微米(1 米=10^6 微米=10^35 普朗克长度),神经元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也只是分子层面而已,和普朗克尺度的信息认知依然相差巨大的数量级,比一粒沙子和整个太阳系的悬殊差距还要大太多。普朗克长度比我们今天仪器所能观测的最小尺度还要小 17 个数量级,这种普朗克尺度的观察探测也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的,甚至可以说是永远达不到的。在粒子物理学里,如果要探测普朗克尺度的基本粒子,比如弦理论中的弦,需要制造出至少银河系那样大的粒子加速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努辛诺夫(Shmuel Nussinov)已经证明,这种粗略估计依然过于乐观,“更详细的研究表明,我们需要的加速器应该有整个宇宙那么大12 。”显然,借助于实验仪器的科学实证手段本来就有严重局限,这也是目前理论物理学的严重瓶颈。
不需要通过物理理论而仅仅借助于哲学思辨,我们也可以得出经验感知到的物理时空不可能无限分割。假如可以无限分割,将必然产生芝诺悖论当中二分法悖论的困境。由于可以对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无穷二分,将必然导致不可能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因为要移动到 B 点必须经历 AB 中间的 C 点,要从 A 点到达 C 点,又必须经历 AC 中间的 D 点,由于可以无穷二分,这将意味着必然陷入无穷而无法移动哪怕一丁点的微小距离,不但空间上的向前运动不可能,时间上的向前递进也没有可能,因而经验性的物理时空不可能无限分割,必定有最短的不可分的时空单位,是离散分立的。我之所以加入经验性的关键限制条件,也有深刻的原因,因为除了经验性的物理时空之外,还有先验性的数学时空,时空也存在着先验和经验的根本区别,这是一种革命的二象性时空观,因为篇幅所限,此处暂时不深入探讨。
总之,我们绝不可能一次性地获得宏观客体的整体表象,由于观察过程非常快速,所以我们以为是一次性地观察到了整个宏观客体。我们观察到美女的脸部、胸部还有腿部等局部表象,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女的统一整体,但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我们强烈认为这些不同的身体部分也属于“同一”美女,这个整体具有美的属性,并且始终是同一自我在观察,自我在不同时刻的观察和反应同样是有统一性的,这种看似简单的惯常认知结果,背后却包含着非常深邃的认知过程。主客体的自身同一性和整体统一性的认知究竟从何而来?它们是真实还是错觉?这并非仅仅神经科学就可以解决。因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说道:“我们知道大脑的各个视觉部分是如何分解视野的图像的。但我们还不清楚,大脑是怎样把它们整合在一起,以形成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的高度组织化的外部世界的景观13 。”
3.3 大脑不是真正的认知主体
克里克虽然承认现有的神经科学难以解释意识视野中所观察到的宏观图像的有机整合问题,但是他在这里依然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哲学错误,他把大脑强行当成了认知主体,认为是大脑产生了意识并拥有意识,进而去整合对象,而这一点无法被严格证明。
主流科学所认为和所观察到的大脑是一堆客观物质粒子的复杂组合,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被视为研究意识的有力工具,利用这个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找出负责处理不同任务的脑区,比如玩游戏或是阅读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读心术”,但是它所观察到的“大脑”执行某项任务时被激活的细微神经元活动和相关数据也只是客观的物质现象,并不包含意识的主观特征,因而是有严重缺陷的,它严重夸大了阅读人类心智的能力。
我们不能说脑是有意识的,而应该说人是有意识的,是人在观察感知,而不是脑在观察感知 ,这一点非常关键。人是一个主客合一的整体,认知活动也是一个主客合一的整体现象。意识活动显然和物质身体尤其是大脑内部的神经元活动相关,这是意识的具身性特征(embodied cognition);它也嵌入环境并和身体之外的对象不断互动和渗透,这是意识的延展性特征(extended cognition)。
意识根本就难以定位甚至说根本就不应该对其定位,专业科学家把主观的意识主体定位于整个物质大脑,或者一般人不自觉地把意识主体定位于大脑里面的一个接受和处理信息的“小矮人”,二者都是严重的认知谬误。很多科学家犯了这类低级愚蠢的错误,混淆了大脑和意识的区别,用经验客观性替代先验主观性,用还原性的局部认知替代不可还原的整体认知,将物质大脑粗暴简单地等同于意识主体以及意识的发源地,故而导致他们对意识的思考研究也陷入了严重的误区。
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但并不是用大脑来产生意识。我们可以观察到大脑的神经突触以及离子通道的电化学反应,捕捉到大量神经元电信号,这些神经元活动和我们的意识确实有关联,是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CC),但是二者无法等同。当你观察到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时,你显然从来没有观察到一个人的主观体验。你无法直接感知到一个人的疼痛感或者看到红色的经验,你也永远不可能在某个人的大脑灰色皮质层内观察到这个人的悲伤快乐的情感体验或者欣赏莫扎特音乐时的美妙感受。
意识的主观体验又叫感受质(qualia),它是无法被还原为神经元现象的,这就像我们观察到手机上有很多应用程序,而且每个应用运行时,手机的硬件比如 CPU 和主板都存在不同的电流活动,如果手机 CPU 或者主板出现故障,那么软件的运行也会出现故障,但是我们却绝不能根据这个说手机的 CPU 和主板产生了手机上的程序,更不能说手机硬件内部的电流反应就是程序内容,我们无法完全将手机上的程序运行和程序内容还原为手机内部硬件的各种物理效应。
故而克里克在《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一书开篇中所说:“你,你的喜悦、悲伤、记忆和抱负,你的本体感觉和自由意志,实际上都只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这个所谓的惊人假说是难以成立的。很多宗教思想主张的一切唯心造的一元论或者灵魂身体二元论确实无法成立,笛卡尔式的心物二元论也不成立,但是克里克这种科学式的物理主义一元论同样也难以成立,它们都难以合理解释意识难题。
由于神经元极端还原论面临的困境,美国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用“突现论”(emergentism)来解释意识,认为“意识并不是单个神经元本身的特性,它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突然产生出来的,是整体的性质14 。”就像大量分子的随机运动突现出了温度冷热的整体属性,但是这里依然存在一种本体论错误,因为客观的物质粒子作为本体,只能突现出客观的属性,怎么可能突然冒出主观性呢?难怪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说:“意识状态来自神经组织的活动,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就像在童话里阿拉丁一擦他的神灯,神就出现了一样15 。”
意识的神经元还原论和突现论解释,都是科学所臆造的神话性解释,也背离科学的严谨精神,故而急需新的思想范式,而这种新范式必须要建立在新的哲学革命基础上,它将涉及对物质、意识以及时空的崭新认识,更涉及对古老的先验论和经验论矛盾斗争的创新性化解。
我们绝不能说意识就在身体之内,我们甚至都不能说大脑在身体之内,因为构成大脑的任何基本粒子,也要遵循量子力学,它的波函数是全空间性的概率分布,它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经验认知到的局域时空内的局域身体。
如果严格地根据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尤其波函数所揭示的,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即是经验性的局域于物理时空某处的微小之物(局域的粒子聚合物),却又是先验性的全时空遍在的庞然大物(弥散波函数的全域性相干叠加)。相对于那个先验的全时空性的抽象自我,根本就没有“外”,由于相干叠加性和非定域性,导致它和万物叠加在一起并且是全时空性的一个整体,故而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整个宇宙。
南宋儒学家陆九渊所说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以及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并非古人无根据的胡乱臆想,而是直觉性的深刻洞见。同样,古印度奥义书以及吠檀多不二论所说的宇宙性的纯粹意识场(梵)以及梵我不二同样也是很深的认识,但也依然有它们的严重不足,需要更完善更精准的认识,尤其需要严谨可靠的理性基础。
所以物质大脑绝不可能是真正的认知主体,它最多是意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媒介或者载体,至于真正的认知主体是什么,还需要深入思考探究。
3.4 分立时空和分立生灭导致的必然疑难
一位美女在跳舞,我们显而易见地认为是同一个美女在跳舞,而不可能认为是不同时刻的不同美女在跳舞,而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所提出的极端无我理论,则把具有不变性的自我主体彻底否定,因为它是彻底地否定同一性和持存性的,一切身心现象都被认为是刹那刹那的生灭无常。杂阿含101经说:“一切有为行,悉皆生灭故16 ”。每个时刻,无论观察主体还是被观察客体都是前后相异并生灭相续,彻底否认同一性的自我主体的存在。正如杂阿含 335 经所言:“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17 。”这里的阴是指五蕴,五蕴也被翻译为五受阴,“异阴相续”的意思是指每个时刻不同的五蕴身心现象不断地前后相继而生生灭灭,形成五蕴生灭之流。这和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的观点高度一致,休谟也认为“自我无非是一簇或一组不同的知觉,以不可思议的快速彼此交替,而且处于不绝的流变和运动中18 ”。经验自我是变动不居而没有前后同一性的,不同时刻的意识状态并不同一,不同时刻的物质状态也并不同一。
按照初期佛教以及上座部阿毗达摩的观点,T1 时刻,心识 A1 观察到了美女的脸部;T2 时刻,心识 A2 观察到了美女的胸部;T3 时刻,心识 A3 观察到了美女的腿部。每个时刻的心识是不同的,前一个心识迅速灭去而被新的心识所替代,观察主体(能缘)是如此,被观察客体(所缘)也是如此。它也可以被“经验实证”所验证,佛教毗婆舍那禅修的如实禅观所产生的经验实证似乎确实如此,就像缅甸马哈希尊者所说:“在每个观察的刹那,禅修者会知道所观的所缘和能观的心都是前后不同的19 。”
当我是一名诚心研究学习和努力实践佛法的佛教徒的时候,我也在这方面曾经有过深入的禅修实证体验,在《一张简单图片演示的“甚深佛法”》 中我曾经详细地分析描写过,但是后来经过多年的深入思考和不断反思,我才认识到其实自己是被经验所蒙蔽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前后相继的每个观察主体都是前后相异而不断生灭的,那么我们最终认知到的众多局部微观表象构成的完整宏观表象,即一个完整的客体表象是如何产生的? 显然必须要有一个常住不变的观察主体,将不同时刻获得的杂多表象整合到一起。而这个不变的观察主体,只能处于分立的物理时空序列之外,为什么会如此呢?这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理性分析,尤其要突破经验的遮蔽。
按照佛教所说的生灭无常以及我们的日常经验,过去的现象已经消失,未来的现象还没有生起,只有当下呈现出的现象。物理时空和经验现象的分立性特征并结合过去和当下不可能并存的明晰特性,将必然导致前一时刻获得的认知信息根本无法传递到后一时刻,也将导致前一现象不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因为无论前后时刻的信息承接传递还是前后时刻的现象缘生现象,必须要前后两个时刻的现象并存,但是这违背过去现在的现象不能并存的大前提 。已经消失的现象不可能缘生出新的现象,假如过去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而并没有真正消失,那么这将严重背离佛法所强调的生灭无常,无物常住。
如果分立性的现象无常成立,那么非常显然的是,我们只能在不同时刻观察到不同的微观局部表象,没有任何可能观察到宏观整体现象。在对美女的“一次”完整观察过程当中,T1 时刻只有脸部的表象,此时 T2 时刻胸部的表象还没有产生;T2 时刻只有胸部的表象,T1 时刻的脸部的表象已经灭去;T3 时刻只有腿部的表象,T2 和 T1 时刻的胸部和脸部的表象也都消失掉了。实际上这里的脸部、胸部和腿部的表象都是多个时刻拼合出来的一个整体的复合表象 ,严格地来说,每个普朗克时刻实际上只有普朗克尺度的极其微小的微观认知表象,那才是认知的最基本像素,而我们的整体认知是这些微观认知像素的拼合,普朗克长度大约是 10^-33 厘米,它同样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是物理学上不可分的长度单位。
分立性的时空特征以及现象的分立性生灭决定了不同时刻的观察主体都是各自不同的,而绝不可能有持存的同一观察主体整合不同时刻的杂多表象,根据这个我们将只能获得破碎分裂的局部表象。由于分立时空内的主体和客体都无法连续持存而必然随着时间的递进而分立性的生灭,所以观察主体在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那么自我的同一性以及客体的同一性都是绝无可能的,而整体性认知同样是毫无可能的。经验客体是破碎分裂的,经验主体也是破碎分裂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同一性的先验认识以及对杂多表象的先验统觉能力,那么他的认知将是无比混乱的,他将只会有碎片化的局部客体认知以及碎片化的自我主体认知。每个时刻都是不同的自我主体,无法产生同一自我的主体认识;每个自我只能认知到当前的微观客体,无法产生宏观完整的客体认识。既无法观察到完整的一个苹果,又无法认识到是同一个自我在做出观察抉择,这是毫无疑问的最严重精神分裂。
建立在分立性生灭基础上的经验认知,甚至连普遍必然性的因果关系都无法建立起来,因为严格地按照经验性的如实观察,不同事件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只能是前后相继的经验现象重复性刺激观察者的感官而产生的主观联想 。事件 A 和事件 B 的必然因果关系根本不可能根据经验观察而理性得出,你之所以认为事件 A 和事件 B 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过是因为它们前后相继地发生而已。根据经验观察,我们根本无法断定太阳照射和石头发热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时空上只是有先后发生的不同事件,类似一幅一幅的独立画面,但是不可能在 A 事件当中直观到 B 事件的结果,也不能在 B 事件当中直观到产生它的 A 原因,不同事件也许只是随机出现在眼前,它们之间可以毫无因果关联。犹如休谟所言,“经验只告诉我们一个事件怎样恒常跟随另一个事件,并没有向我们指出将它们联结在一起,使它们不可分割地秘密联系20 。”
休谟据此对普遍必然性的因果律作出了断然有力的否定,导致了极端的怀疑论。邓晓芒教授对此评价道:“休谟的论证使当时的所有坚持因果关系的哲学家们都束手无策,并使由因果律支撑起来的整个科学知识大厦面临崩溃的危机21 ”。这实际上意味着乔达摩所说的现象缘生现象的缘起论也是根本不可能成立的,因为乔达摩本人的缘起论之所以能建立,恰恰是依靠所谓的如实经验观察。上座部所说的十六观智当中的缘摄受智正是通过对身心现象缘生缘灭的经验观察,从而建立现象之间的因缘关系的认识,借此来否定现象之外的形而上本体,但实际上犹如休谟所严格论证的,任何的经验观察都无法断定不同现象之间存在必然的因缘关系。我们只能观察感知到不同时刻的不同现象,但是这些现象之间是否有因果关联,我们其实永远无法根据经验来判定。普遍必然的因果认识只能来自先验认知,康德为了解决休谟难题,经过十年深入思考而建立起他的先验哲学,写下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影响深远的哲学巨著。尽管康德对因果律的修复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而康德还没有完成的工作,将由我来彻底完成,先验哲学的光芒将重新释放。
四、先验自我的必然存在
4.1 自我必须建立于同一性和持存性
自我主体必须建立在同一性和持存性基础上,这是有我的核心。佛教如果要推翻我见而论证无我,就必须推翻同一性和持存性。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实际就是佛教所说的“常”,这里的“常”并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而是连续性的持存,既然持存,必然包含着自身的同一。
需要澄清的是,佛教所说的无常绝不是我们一般人以为的万物都在变化那样简单,而实际是对同一性和连续性的彻底否认。常的真正本质是连续性,表现为存在自身的持存同一,无常的真正本质是非连续性,表现为存在自身的分立生灭。 按照这种认识,哪怕认为主客体持续存在超过一个刹那,都是一种常见。佛教发展到大乘阶段,甚至连事物现象的真实存在性也彻底否认,提出了无自性(niḥsvabhāva)的缘起性空认识。万物都在变化是一般人的常识,但是主客体的分立性生灭以及刹那刹那的前后相异则是很难被认识的,它必须经由深入地禅修实证才能获得。所以上座部的杰出论师——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里说:“因不观照生灭,为相续所覆蔽,故不现起无常相22 ”。相续和连续并不一样,相续是两个不同现象的前后相继,也是因为这种相续性,遮盖了事物本身的非连续特征,而连续则类似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直线,它是并无间断的。在数学中的集合论里,连续统有更严格的定义,它是一种满足“稠密无洞”的线性序集。
任何人的自我感实际都是建立于内心中对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的默认,只是我们大部分人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同一的。而乔达摩通过对五蕴前后相异的经验实证,推翻了自身同一性;通过对五蕴刹那生灭的经验实证,推翻了连续持存性;通过对五蕴的因缘生和因缘灭,推翻了独立个体性和主宰支配性,进而实证出无常和无我。所以佛教阿含经说:“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所。”这是经验主义式的禅修实证方法得出的必然认识。
4.2 经验实证无法彻底推翻同一性和持存性
以无常无我之“正见”为引导,以“如实”觉知不同身心现象的生灭性为实践,这种乔达摩独创的毗婆舍那禅修方法(又叫四念住),对无常无我的确证起了关键性的认识催化作用,因为它让经验性的身心现象的分立性和差异性特征凸显出来进而最终实证无我,就像马哈希尊者所说的:“一旦由亲身的经验了解到生命是不断生灭的事物,你将不再执着于自我23 。”而婆罗门教以及大乘佛教建立于常住梵我(吠檀多不二论)或者常住本心(如来藏思想)基础上的“正见 ”引导,外加侧重于专注单一对象的奢么他禅定则会把潜在的先验自我的同一性和持存性(产生常住的自性清净心之认识)以及相干叠加性(产生能所不二感)凸显出来,这正符合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N.R.Hanson) 提出的“观察渗透理论”24 。
汉森认为“任何观察都负载了某些理论”,即任何对客体的观察都必定被主体的理论认识所渗透影响,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完全客观中性的经验观察。在物理学里,传统物理学家大都认为只有可观察量才是建立理论的依据,而爱因斯坦在和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的一次对话中,极富洞见地指出:“试图单靠可观察量来建立理论,那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25 。”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命题的提出,也是对 20 世纪初曾在哲学界喧嚣一时的经验实证主义(又叫逻辑经验主义或者逻辑实证主义)的严重打击,后者坚持理论和观察的二分以及存在中性观察的观点。如果结合我的新认识论,经验实证主义将更加不堪一击,因为先验的观察主体的范畴认知和心灵意向性将严重影响观察结果,可以产生完全对立的实证认识。连续性的范畴认知以及心灵倾向于连续特征则会产生自我是连续持存的主观实证认知,而生灭性的范畴认知以及心灵倾向于生灭特征则会产生自我是生灭无常的主观实证认知。实际上只有在经验观察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辨并结合直觉性的洞察,不断地完善认识,才能真正克服主观经验所带来的局限性,从而越来越接近存在和自我的真相。
所以,佛教无常无我的理论实证看起来极其严谨,但实际上却是有严重瑕疵的,原因就在于经验主义以及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它其实只是通过所谓“如实”的经验观察而推翻了经验自我的同一性和持存性,对不可直接经验的先验自我的同一性和持存性则是无能为力的。对主体同一性和客体同一性的整体认知绝非完全错觉,实际上这正是自我主体的智慧之处,其中包含着极为深邃的认知判断过程,本质上是跨越时空内外的,是认识和经验认识的辩证统一 。
4.3 物理时空之外必定有先验主体
分立性的物理时空之内必定只有分立性的经验自我和经验对象,而每个时刻只有当下分立的单一现象,这个单一现象包括经验主体和经验客体,每个时刻的单一经验主体只能面对当下时刻的单一经验客体,不可能一对多,不可能跨时空 。物理时空内的经验主体根本没有可能对不同时刻获得的杂多表象进行综合统一,可是如果要形成完整的认知又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主体,那么这个主体只能在分立的物理时空之外,否则没有任何可能完成多个物理时刻的杂多表象整合从而获得宏观的整体认知。物理时空之外必须要有一个具有自身同一性的先验主体对杂多的感性经验材料进行统觉,才能产生宏观的整体认知以及同一性的自我主体认知。我把这个物理时空外的不可直接经验感知的先验主体称为先验自我,由于它具有本源性,也可以称为本源自我或者本体自我。
先验性的自我主体必定在物理时空之外,而物质客体假如只在物理时空之内,那么就不可能产生心物交互,没有心物交互就绝不可能实现信息获取,任何对物质客体的认知都不可能产生。先验主体假如进入了物理时空之内,则必然还被分立性时空所限制而导致无法完成统觉。在先验主体处在物理时空之外的前提之下,要使得心物交互能够成立,真正的物质客体必须要在物理时空之外,也必定是先验的,它是经验性的物质现象背后的来源,我把它称为先验客体。
根据以上,我们更容易理解先验的含义,先验是指先于经验而发生,是经验赖以成立的前提,这里的“先于经验”的“先于”,绝不是时间上的“先于”,因为任何物理时间上的先于都是经验性的。严格来说,物理时间序列内的感性认知都是经验认知,而先验认知以及先验统觉的活动必须是发生于分立性的物理时间序列之外。任何真正完整的认知都包含了先验范畴(比如同一性和因果性范畴)以及能动性的先验统觉,没有先验认知过程,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完整的宏观认识。“先于”其实不是时间上的在先,而是逻辑的在先。
虽然先验认知本质上也是一种广义的经验,因为先验主体的先验认知来源于对先验客体的经验认识,但是它和物理时空内的具体经验认知,有着几乎完全对立的特性。前者明显带有普遍性(共相)的特征,是整体性的。后者则具有特殊性(殊相)的特征,是局域性的。我看到眼前的一个红色苹果,苹果和红这两个一般性概念都是共相,它不可能只从当前的个别经验对象当中获得,而必定和带有强烈整体性特征的先验认知有关,某个苹果独特的形状才是它的殊相,来源于当前的感官经验认识。
先验认知和经验认知的对立是由于先验主客体和经验主客体的不同特性所引起的,前者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后者具有特殊性和有限性。所以必须要把认知区分为“先验”和“经验”,这里的“验”是指狭义的物理时空内产生的感性经验。先验认知不仅仅包括康德哲学的先验统觉,更包含了胡塞尔哲学的本质直观,但是康德和胡塞尔的认识并不清晰,尤其没有正确认识时空关系。先验论和经验论这一对立性矛盾之所以难以化解,除了和对变化与时空的认识错误有关之外,也和对“先验”与“经验”这两个概念的混乱认识有密切关系。
五、先验主客体和经验主客体
5.1 先验客体和经验客体的真正所指
有充分的理由使得我相信,物理时空外的神秘的先验客体实际上正是量子物理所说的物质波函数。波函数所描述的量子叠加态恰好正是四维物理时空之外的。根据量子理论,在没有被观察测量以前,基本粒子并没有出现于四维物理时空,我们只能根据薛定谔方程计算出它在物理时空上出现的概率分布。就像罗森布鲁姆教授所说:“在我们观察之前,某地不存在实际的原子;是我们的观察使得波函数坍缩,从而发现那儿有一个原子26 。”而波函数(量子叠加态)坍缩后呈现在四维物理时空上的经典本征态,则是真正的经验客体。(详情参考《意识波粒二象的详细论证(5)》一文)。
5.2 先验主体和经验主体的真正所指
具有同一性并且处于物理时空之外的先验主体,正是我的心物波粒二象理论当中所说的波性意识。连续的波性意识自身就有同一性以及自发的先验统觉功能,它是获得理性认知的直接主体。正因为它,才产生了同一性的自我认识并且可以对杂多的经验表象进行综合统一进而产生宏观的整体认知经验。
具有差异性并且处于物理时空之内的经验主体,正是我的心物波粒二象理论当中所说的粒性意识。分立的粒性意识被动的获得了感性经验材料,它是获得感性直观的直接主体,它也形成了我们感知到的意识流——由不同的意识状态或者意识行为前后相继的汇集而成。
连续性(波性)的先验客体和分立性(粒性)的经验客体实际是同一客体的两种对立性质的存在方式,这就是物理学所说的物质波粒二象。连续性(波性)的先验主体和分立性(粒性)的经验主体实际是同一主体的两种性质对立但是又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我所提出的意识波粒二象。
物质波粒二象和意识波粒二象合起来称为心物波粒二象,它是解决几乎所有哲学难题和量子测量之谜的最关键,也是对认知进行完整认识的关键,其中包含着全新的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论。
5.3 先验自我的认知过程
先验主体对先验客体执行了确定性的信息获取,导致了先验客体坍缩为经验客体,也导致先验主体坍缩为经验主体,从而获得了认知。然后经验主体和经验客体再次转化为时空外的先验主体和先验客体,如此不断地循环,这样就打通了本体和现象,此岸(时空内)和彼岸(时空外)的关系,避免了它们的二元割裂。
在康德哲学里面,对感性杂多进行统觉正是先验自我的知性功能,然而康德尚未认识到在杂多的感性经验材料形成之前,实际上先验自我已经参与到认知过程并执行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它对先验客体(波函数)执行了深邃的令人震惊的信息认知过程——量子测量,造成客体的坍缩,进而产生了单一时刻的感受性经验,不同时刻聚集起来的感受性经验又形成了杂多的感性经验材料。先验客体实际正是康德所说的现象背后的物自体,康德认为是物自体刺激感官而形成了我们感知的表象,但是我认为康德的认识还不足够精确完整,物自体也并非康德所说的不可认知。
时空内不同时刻生起的不同心识,我们经验感知到的所有意识状态,都是同一先验的波性意识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坍缩和不同呈现。同样,我们观察到的同一的经验客体的不同状态,实际上也是同一个先验客体(物质波函数)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坍缩。电子在物理时空上不同时刻呈现出的不同状态(经典本征态)是物理时空之外的同一电子的量子叠加态的不同坍缩。
六、先验自我的智性直观和时空特征
6.1 先验自我的智性直观
同一性和因果性的认知,并非从杂多的经验对象当中获得,而是时空外的先验自我借助于智性直观而对先验主体和先验客体的洞见 。这里的时空之外,实际上是分立性的物理时空之外,而先验主体和先验客体则是处于抽象的连续性数学时空之内。无论是先验主体和先验客体,都是先验的全时空属性的,它内在就包含了整个时空。这一点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但却又是逻辑的必然,理解了波函数整体上的全时空属性特征,也将会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点(详情参考《意识波粒二象的详细论证(6)》一文)。
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先验自我以及本体的全时空属性特征,正是因为经验自我的认知总是倾向局域时空和还原论特征的,我们经验观察到的任何事物以及自我本身,都是局域时空的局域现象。经验现象对先验本体的遮蔽导致我们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时空、存在以及自我本身,这一点即便是提出并可以准确计算波函数的物理学家们都难以达到,经验主义的认知倾向所导致的思维障碍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的认知。而一旦获得了认知突破,那么新认识就会越来越牢固地刻在思维底层而一代传一代,这正是先验自我的先验进化。
观察主体内在的同一性认知以及整体性认知实际上是经验时空外的先验自我对主体自身以及先验客体(抽象的物质波函数)的智性直观。 对先验主体的智性直观产生同一自我主体的认知,对先验客体的智性直观产生同一观察客体的认知,这种智性直观类似一种直觉。称呼为智性是因为它包含着理性的智慧成分,称呼为直观是因为它是一种对先验本体的直接洞察。康德错误认为智性直观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拥有的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上帝才有这种能力,因而刺激感官形成现象的物自体是永远不可知的,这造成了主客分裂,本体和现象分裂以及理性的严重被禁锢,造成了不可知论,这是康德哲学的最严重漏洞。这个漏洞因为我所论证出的先验自我必然具有的无限性、叠加性特征和全时空属性特征(详情参考《意识波粒二象的系列论证》),并且结合主客一体、心物一体,思维和存在一体的自否定辩证法以及波函数的数学实在性的认知,获得了彻底的解决。
康德误认为的不可知的物自体实际是抽象的可知的波函数,而具有先验全时空属性的波函数是先验的数学实在,它和具有全时空属性的先验自我是一体性的。严格来说,并非先验自我以及先验的物质波函数处于数学时空,不是波函数在无穷维的希尔伯特数学空间里演化,这种描述容易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数学时空和先验本体是分离的,甚至错误的把时空当成独立的背景,实际二者是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并且也正是先验本体的连续性演化,才产生出了连续性的数学时空,它也是建立在连续性基础上的微分几何、拓扑几何和纤维丛等数学形式体系的用武之地。同样经验主体和经验客体也是和经验性的物理时空结合为一体的,是经验主客体的生灭序列产生了经验性的物理时空,使得物理时空表现出分立性的特征。而物理时空其实是数学时空的经验性的映射,二者具有互斥但是又互补的二象性关系,借助于这种二象性时空观念,可以很巧妙地修复前面所提到的物理学里抽象数学形式体系和具体经验现实的解释性鸿沟。
6.2 智性直观的先验进化
智性直观获得的范畴认知是先验自我长期进化而产生的,经过长久的进化,这些范畴认知已经先天的内含于意识之中了,进化绝不仅仅是时空内的经验自我的进化,也伴随着时空外的先验自我的进化,而且后者更加根本 。对同一性、差异性、连续性、离散性、整体性和因果性等等性质的认识,都是先验自我因为认识进化而形成的先验性认知,被牢牢地植根于意识深处。康德所说的先验自我的知性十二范畴都是因此而形成的,但是康德并未认识到这些范畴是先验自我经过自身的进化才形成的,并且这些范畴实际上也是最根本的波性和粒性的哲学范畴的派生。我所说的波性和粒性绝不是一种物理性质,而是两个最根本的哲学范畴,类似于阴阳,也比阴阳更加精确和丰富。
所以先验自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祂必须在分立的四维物理时空之外完成统觉,也正是先验本体内在的时空形式才赋予了经验现象的时空性特征,先验本体包含本体性的先验意识主体以及本体性的先验物质客体,是二者的统一体。这种时空的先天形式并非是康德所说的先验自我的主观形式,而其实是先验本体内在的客观结构,尤其和波函数的几何性特征以及连续性演化有密切的关联。波函数的抽象几何性和整体集合性特征以及连续性演化是连续性的先验数学空间和先验数学时间的来源,波函数的非连续性坍缩和前后相继所产生的空间累加以及时间流逝,则是分立性的经验物理空间和经验物理时间的来源,意识在两种时空当中执行了关键性的推动和转化作用 。而必然性的因果关系的真正来源也并非是康德所说的先验自我的知性范畴,更不是物理时空内的经验对象,而是先验本体(包括波函数)自身的决定性演化和不同先验本体之间的相干叠加关系所产生,先验自我因为波性特征而具有的全时空普遍性并且能够对先验客体进行直观,才能产生因果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认识,这才是远超康德的对因果律的彻底完整重建,休谟因果难题被彻底解决,极端经验主义的聒噪从此可以休矣。
七、先验自我的几个重要功能
7.1 能动性的先验统觉
先验自我(波性意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感性的经验自我(粒性意识)收集到的杂多表象进行联结、综合和统一的功能,也就是先验统觉。这种先验的联结和统觉绝不是机械地把不同感觉元素任意拼凑起来形成整体知觉,而是根据一定的组织原则将不同亲缘性的微观感觉元素统一成互相联系的宏观有机整体。不同亲缘性本质是不同波函数对象的不同相干度,这里的组织原则包括相似性、连续性、协同性(共向性)、拓扑不变性等,它们都和波性范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没有先验自我的这种能动性的具有明显理性特征的统觉功能,我们将只能观察到杂乱无联系的破碎对象,也无法产生任何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我们通常认为看到眼前的一个红色苹果只是机械的被动接受过程,但实际上视觉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先验的理性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表征构造,包含着很深的智慧,它只是难以被我们直接经验感知到而已。它通常被心理学或者神经科学视为认知的无意识过程,但其实它是有意识的活动,只是这里的意识是一种抽象的先验意识,要区别于经验意识,并且它绝非脑部神经元所完成的。
如果你熟悉心理学,会发现我以上所说的某些内容难道不正是格式塔心理学所强调的吗?是的,先验波性意识的诸多特性是格式塔心理学能够成立的真正哲学基础。“格式塔”源自德语“Gestalt”,意即“整体”或者“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坚持“经验的原始组织”并认为这一组织能力是先天就有的,决定着人们如何知觉外部世界。格式塔最大的理论特点是强调认知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并能决定部分,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学说。但是格式塔心理学由于受到传统的对大脑的错误认知影响,这使得它很难建立起真正的理性基础,它所说的心物同形论也很难理解。根据我的先验自我和时空理论,尤其是波性意识的场特征以及能动的先验统觉能力,那么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将更加严谨和强壮。先验的波性意识才是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所说的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27 ,而先验的物质波函数才是真正的物理场,并且它们都是在经验性的物理时空之外。波性意识的潜在性以及它的相干叠加和非定域的特征,更是佛罗伊德所说的潜意识、荣格所说的集体潜意识以及神秘共时性的真正来源,对实在、时空和意识的新革命认知也必将推动心理学的整体发展。
7.2 理性思维的真正主体
对逻辑规律和认识和运用都是先验自我的功能,先验自我是真正的理性思维主体,它也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主体。
佛教徒特别喜欢把逻辑理性说成只是头脑层面的世间思维,实相是超越逻辑的,极力主张经验性的实证体悟。马哈希尊者说:“世间的哲学家或大科学家等拥有的是世间智,但和法(真理)无关。如果人们在名色身心现象生起的刹那当下即刻观照,任何人都能证得佛法,佛法超越逻辑28 。”但是我对此完全不能同意,实际上逻辑理性才是超越现象而洞察真理的最有力工具,反而实证性的经验体悟是一种相对比较低级的感性认识,它根本不可能认识完整的真理和存在的真相,却极容易被经验表象所蒙蔽,类似于柏拉图洞穴的影子。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万物的本源,柏拉图则把逻辑视为理念世界的内容,在我的理论体系里面,重新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论的三统一。逻辑绝不是仅仅形式逻辑,还有辩证逻辑,先验逻辑以及量子逻辑等。没有任何能超越逻辑,符合逻辑未必是真理,但是违背逻辑绝不可能是真理;逻辑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逻辑是万万不能的。
即便是量子力学里面暂时难以被理解的量子纠缠也绝不是超越逻辑的,相反它最初正是薛定谔从数学方程式里逻辑推演出来的,并最终被实验所证明。佛教的神秘体验,无论是涅槃体验还是空性体验以及能所不二等,实际上都在逻辑范围之内,也正是因为佛教对逻辑的忽视,过于相信经验体悟,造成了它严重的理论漏洞。佛教后期虽然借助于因明而对逻辑有所重视,龙树和世亲等大乘祖师也善于运用逻辑驳斥其他派别的见解,但是依然对逻辑的本质以及它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
我很同意莱布尼茨所说的“逻辑不仅仅是一种思维的工具, 而且同时也是宇宙万物的结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用逻辑去认识世界29 。”同一律和矛盾律等逻辑法则是纯粹的客观法则,它排除所有实在的内容,并不是心理活动的产物。著名的逻辑学家弗雷格在《算术基础》中主张“要把心理学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区别开来30 ”,逻辑法则是客观的,心理活动是主观的,前者具有明显的不生不灭性,后者则是生灭无常的,如此又怎么能说逻辑只是世间思维呢?佛教所说的世间法都是生灭无常的,这和逻辑法则的永恒不变性明显冲突。
经验体悟最多包含了一种神秘直觉,这种貌似神秘的直觉实际上可以借助于波性意识的先验直观能力做出有力的理性解释。而且没有理性作为审查,直觉将是模模糊糊而混乱不清的。实际上逻辑推理才是真正的本心层面(先验自我),而且必定发生于分立的物理时空(现象界)之外,而不是发生于我们常识所认为的物理时空的“头脑”之内。因为逻辑推理必须要有信息的联结统合,必须建立在连续性的基础上,但是在分立性的物理时空之内,每一个时刻只有单一事件,只能有单一对象,过去已经消失,未来还没有生起,不可能有信息的联结统合,所以物理时空之内根本不可能发生逻辑推理,逻辑推理必定发生在分立的物理时空之外,是物理时空之外的先验自我的主要功能。我们根本不可能直接感知到逻辑推理的真正过程,而实际只是经验感知到了逻辑推理的一系列的结果。这些认知结果类似于投射出的屏幕画面,而逻辑推理的真正过程,近似于不可见的程序层面。佛教徒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实际上所有的逻辑思维过程都是世间(物理时空之内)和出世间(物理时空之外)的综合统一。同样,联想和创造也都是先验自我的重要功能,而我们只是由于被经验所蒙蔽,把这些意识功能错误的赋予给了时空内的经验自我或者所谓的大脑。
先验自我处于四维物理时空之外,却又处于抽象的无穷维的数学时空之内,可以非常好地解决数学实在的认识论难题。尽管自柏拉图以来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数学家坚持数学对象的实在性,认为数学是发现而不是发明,但是却难以合理解释处在四维时空内的自我如何能认识必定是时空之外的数学对象,而我所说的二象性的时空观和二象性的自我观,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7.3 自由意志的真正主体
自由意志关涉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教育和个人成长等几乎所有重要事务,故而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自由意志的存在,所谓的人类道德和法律都不过是空中楼阁,是自我欺骗和集体欺骗。但是仅仅依靠经验论证以及科学式的物理主义,是永远没可能论证出自由意志的。大脑神经元内观察不到自由意志,物理方程更推导不出自由意志,所以美国神经科学家萨姆·哈里斯(Sam Harris)认为“自由意志只不过是一场甜蜜的错觉31 ”。
自发能动性的自由意志其实是先验自我的重要功能,自由意志是先验自我的海森堡抉择(The Heisenberg choice),因为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曾经在 1927 年的一次物理学会议当中特别强调了观察者的主动抉择,但是海森堡尚缺乏对先验自我的认识,故而他的理论还不算成熟完善。根据我对先验自我的认识,我认为海森堡抉择是分立的物理时空之外的波性意识以自为因而做出的自发性选择决定,比如选择让哪一个先验客体(波函数)坍缩,就像美国物理学家亨利.斯塔普(Henry Stapp)所说:“在量子理论里,观测者必须决定向自然提出何种问题,决定他要探索自然的哪个层面32 。”
波函数遵循薛定谔波动方程在希尔伯特空间的幺正演化(U 过程)是决定性的,这个可以称为薛定谔演化,而波函数坍缩而随机选择出一个具体的本征态(R 过程),这个是狄拉克抉择(The Dirac choice),宇宙的运动发展是薛定谔演化、狄拉克抉择和海森堡抉择的完美结合。决定性、随机性和自由意志分别为宇宙提供了秩序、活力以及创造性。
也正是因为有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的独立自我主体,自由才是可能的。佛教的无我论和缘起论不可能承认自由意志,否则一定会产生逻辑矛盾。佛教一方面否认有我论和宿命论,另外一方面又承认轮回和解脱的存在,但是如果不存在具有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的独立自我主体,自由意志是绝无可能的,如果没有自由意志,那么轮回和解脱必定变成了一切注定或者随机因缘,更缺乏一个轮回和解脱的主体。乔达摩否认同一自我主体的无我理论,使得其陷入种种严重的难以解决的理论困境,也造成佛教的派别林立并让很多信徒陷入了混乱迷思,很多信徒只能依靠非理性的崇拜来支撑他们的信仰。
7.4 宗教神秘体验的来源
由于先验自我(波性意识)具有跨时空的非定域性、相干叠加性、抽象非实体性和先验的全时空遍在性等等诸多特征,所以它是产生宗教神秘体验包括佛教涅槃体验的根本原因,也是心灵感应等超心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更是人类宗教意识、神灵意识和自由意识的先天来源,也是哲学家探求普遍性本原的形而上冲动的先天来源。
但是宗教神秘体验无论怎么殊胜,它们都不代表解脱的必然,只不过是对先验本体的间接体验和部分认知而已,是管中窥豹,并且其中的很多认知还是严重扭曲的。佛教创始人乔达摩自认为体验了名色熄灭的殊胜涅槃而获得解脱,但是却没有认识到那根本不是真正的涅槃,而只是特殊禅修方法导致的特殊意识经验。这种扭曲的禅修经验也导致乔达摩否认现象来自于背后的形而上本体,后期的大乘佛教为了弥补乔达摩的理论漏洞而不得不创造出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把它们作为现象的所依,可是这又越来越接近梵我论以至于难以区分,最终被婆罗门教彻底同化吸收掉也是必然的结果。
先验自我的统觉有两种,一种是先验智性统觉 ,我们日常观察到的任何完整宏观表象,比如眼前的一个苹果,都是由先验自我的智性统觉所完成,它把从外界获得的微观的杂多感性经验材料综合统一成完整的宏观表象。第二种就是先验幻象统觉,它发生于梦中或催眠状态下,或发生于服用毒品和 LSD 致幻剂中,禅定冥想所产生的宗教神秘体验也和它密切相关。这些具有共同特征的神秘意识状态产生出极为“真实”的内在情境,有人看到地狱和天堂,有人看到菩萨和天神,有人看到过去和未来……但实际它们都是先验自我的幻象统觉能力所加工而成,它一部分信息来自于主观臆造,还有一部分和我们尚未理解的本体界的抽象信息有关,故而真真假假,让人迷惑不解,也让很多人误入歧途,自认为开悟解脱或者被神垂青,甚至产生极端的宗教狂热。
八、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的辩证统一
8.1 先验自我的本源性
物理时空外的具有自发的知性统觉和主动的理性思维功能的先验自我,和物理时空内具有被动接受性的经验自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先验自我是经验自我的前提,是本源性的,是最根本的自我主体。经验自我近似于休谟所说的知觉束和意识流,也是佛教所说的五蕴相续的生灭之流,具有明见性的特点,它实际也是被构造出来的。
先验自我的自身同一性和连续持存性,以及统觉功能、逻辑思维和联想功能,都被错误地依附到了经验自我之上,让我们产生了时空之内具有一个可以连续性持存的独立自我的错觉,并且强行产生了主客二分的认知错觉。物理时空内独立于观察主体之外的客观实在其实也是一种先验认知和经验认知混合后产生的错觉,它本质上来自于先验客体(物质波函数)的客观性,客观性的物质波函数坍缩之后,观察者根据重复性的认知经验强行认定了杯子即便不被观察时,依然以我们所观察的形态客观存在于空间之上。但是无论物理时空内,还是物理时空外,主客其实都是叠加为一体的,既不是完全的各自独立,也不是完全的彼此同一。
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必须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统一,是经验自我(获得感性经验材料)和先验自我(进行知性统觉和理性判断)的辩证统一。时空外的先验主体(波性意识)对先验客体(物质波函数)的信息捕捉,经过自否定(坍缩)而转化为时空内的粒性意识,获得了对客体确定性的感性认知经验,而粒性意识又再次自否定为时空外的波性意识,由先验自我对感性经验材料进行统觉整合(综合统一),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的理性思维判断,形成最终的认识以及抉择。
8.2 自否定的辩证运动
自否定是辩证法的关键核心,黑格尔也曾经有过深入的阐释,它类似于衔尾蛇自己咬自己,取消了自身但是又革新了自身,从而获得了超越性和对自我的更深认知,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惜黑格尔的时代量子物理尚未出现,使得他无法知道波函数的坍缩和他所说的自否定具有高度的对应并且包含着更准确深入的细节尤其是全域性的时空相变转换,而物理学家们却无法从哲学角度理解波函数坍缩的自否定深意。借助于自否定的辩证运动过程以及主体已经建立起的先验范畴(包括同一性,连续性,因果性,整体性等等),主体获得了对客体的认知,获得了对自身的认知。经验自我是以非连续的粒性意识为认知主体,而先验自我则是以连续性的波性意识为主体,二者是不可或缺的,是同一自我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这是互补性。它们的互相转化,也正是建立在同一性的基础上,而性质的对立则是互斥性。互斥互补合起来正是心物波粒二象的根本性质,也是辩证法的核心所在。
8.3 常和无常的辩证统一
现象不仅仅有无常(变化)的一面,其实也有常(不变)的一面,现象实际是常和无常的辩证统一 。当我们说一个事物在变化的时候,其实已经承认了是同一事物的变化,“同一”本身正是不变性,这种同一性本质是连续性的先验本体的自身同一性。
经验性的物质客体,比如一个电子,虽然它在现象上是生灭跃迁的无常,然而它的本体,即电子的波函数(量子叠加态)却是始终保持自身同一的,在抽象的希尔伯特空间连续性演化。波函数在全空间的概率积分是 1 并一直保持概率守恒也是一种深刻的幺正不变性,它是波函数能够保持自身独立个体性的关键。局域的物理时空内电子的不同经典本征态,只不过是物理时空外的同一量子叠加态的不同坍缩。如果仅仅局限于经验观察,那么我们永远只能观察到局域的生灭变化的电子本征态,误认为电子只是微小粒子的生灭无常,却不知电子还有无限广大和连续持存的一面,更不可能认识到电子的先验全时空特征。
根据心物波粒二象的特征尤其是波函数的坍缩机制,我们可以非常确认那些片面地诉诸于经验观察而拒绝先验性,拒绝形而上认知的经验主义者,根本没可能获得对自我和存在的完整洞见,他们只能认知存在的冰山一角,如果不经过深入理性思考而只依靠经验观察或者所谓的佛教式禅修实证,不可能突破经验的遮蔽。越是如实观察,越被有限的经验所局限,只有插上理性的翅膀才可以突破柏拉图的洞穴阴影,认识到被遮蔽的自我和存在本身。
连续性和同一性等特征是波性特征,非连续性和差异性等特征是粒性特征。它们性质对立(互斥性),但却是存在不可或缺的两面(互补性),这就是波粒二象之互斥互补。心物波粒二象的根本机制,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的辩证性关系,是所有哲学矛盾的谜底所在。2000 多年来困扰哲学的一般(共相)和个别(殊相)的矛盾,思维和存在的矛盾,物质和意识的矛盾,本体和现象的矛盾,以及先验论和经验论的矛盾,都可以在心物波粒二象里面找到真正的答案。由于心物波粒二象具有辩证法的所有特点,所以也可以称为心物辩证法,它是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超越,也是辩证法的最高形式,既是统摄万物的最高原理,也是万物演化的根本驱动。 (详情参考《心物辩证法和其他辩证法的比较》一文)
8.4 普遍必然性的来源
先验主体和先验客体具有全时空的普遍性,并且先验主体和无穷的物质波函数叠加为一体,还有波函数决定性演化和相干叠加的必然性,使得我们能够借助于整体性的先验直观进而直观到因果律和真理性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这种普遍必然性的获得也不是康德所说的来源于主体一直固有的先验范畴,而是感性和理性不断的深化认知,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纠错才能获得的,这体现了经验观察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先验理性和直觉的重要作用,避免了以往先验论的独断倾向,也避免了经验论的怀疑主义和康德式的不可知论。
康德说“经验永远也不给自己的判断以真正的或严格的普遍性33 ”。对经验现象的观察不可能获得普遍必然的真理性知识,只能有或然性的结论。乔达摩根据经验观察说一切现象必定无常,这个不过是想当然的独断,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对时空上无穷现象的遍历观察,观察到再多的白天鹅也不代表天鹅肯定是白的,也许还有黑天鹅的存在,只是还没有被观察到而已。同样,观察到再多的现象是无常的,也不代表一切现象必然无常 。
受经验主义影响,上座部佛教的帕奥禅师搞出了一套很愚笨荒唐的禅修方法,这种禅修方法主张禅修者必须要辨别过去世和未来世的名色,必须要辨别他人的名色,“观照一切名色法之后,禅修者才可能证悟圣道34 。”他甚至明确说:“你应同时辨识遍及无边宇宙的名法与色法35 ”。可是怎么可能观察到无穷时空范围内的所有名色呢?难道还要观察仙女星系里某个行星上的石头生灭?这实在是荒诞不羁,帕奥也把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只有亲身经验观察才能获得真知的认识,发展到了极为荒唐可笑的程度。除非遍历无穷时空内的无穷现象,否则就不是完全归纳,而只借助于经验上的不完全归纳,我们绝不可能获得普遍必然性的真知,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佛教式论断只是空中楼阁,坚持经验主义的乔达摩最终做出了最不经验主义的论断。
如果我们更换一个论证思路,由于有先验本体的必定存在,而经验现象都是先验本体的非连续坍缩,这将意味着所有的经验现象必然都是分立性的生灭无常,一切经验现象的必定无常轻松被论证。这正是演绎逻辑所产生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先验本体必定存在的演绎前提在这里也并不仅仅是假设,而是从经验当中经过逻辑分析而追溯出来的,同样具有必然性。
九、先验自我是超越生死的关键
9.1 轮回和永生的本质
时空之外的具有同一性的先验自我(波性意识)才是超越生死的真正关键。因为经验自我(粒性意识)被定域性的物理时空局限禁锢,先验自我才具有非定域的跨时空特征,它是常住持存和始终自身同一的,这是恒常性;它独立于现象之外,也和其他主体不同,这是独立个体性;它生成和主导了现象,这是主宰支配性,所以它是真正的自我。先验自我的无止尽坍缩正是生死轮回的本质,而先验自我的不再坍缩则是灵魂永生的本质。
乔达摩借助于经验实证而否认具有恒常性、独立性和主宰性的本体自我的存在,实际上是根本无效的,本体性的先验自我不可以被经验实证,只能被理性和直觉认知。之所以理性能认识它,是因为抽象理性能够超越具体经验并且它也本就是先验自我的重要功能;之所以直觉能认识它,是因为直觉本就是先验自我的先验直观能力,它能对先验本体产生先验直观;之所以经验不能认识它,是因为感官只能经验直观到有限性和分立性的经验对象,而没可能直观到具有无限性和普遍性的先验对象。否认本体性的先验自我,否认同一性,认为只有经验自我的生灭无常,必然导致种种逻辑矛盾,比如无法解释前后现象的生灭衔接问题,无法解释轮回主体问题以及必然导致五蕴和涅槃的二元割裂(详情参考《笼罩在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一文)
9.2 虚妄的佛教观智
依靠所谓的"如实"经验观察但是缺乏深入理性审视而产生的无常和无我的实证性观智实际上根本不成立,上座部佛教提出证果之前必须具备的“十六观智”其实是“十六观痴”,它们只是被经验蒙蔽而产生的扭曲认知。当我是一个努力修行渴望解脱的虔诚佛教徒时,我曾经自认为借助于多次密集禅修最终实证了诸多观智,有了深刻的禅修体验,然而经过长久地深入反思,最终使得我超越了经验实证的局限,获得了更深入完整的认识,也最终使我看穿了乔达摩的根本错误并彻底摆脱了佛教。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这种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超越权威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品质是探索真理的必备素质。
9.3 先验自我的重要意义
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门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一句知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也是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实践。历经 2000 多年,这句话至今依然振聋发聩。人类的物质科学已经高速发展而日新月异,可是我们对自我意识的认识仍然肤浅迷茫。苏格拉底说:“不经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想,不经审查的自我观念更是绝不应该的,对先验自我的理性探索,是认识自我的最关键,它是灵魂觉醒的崭新起点。
经验自我是短暂和有限的,而先验自我潜藏着内在的无限性和永恒性,它是真正的自我灵魂。如果被有限性的经验自我所遮蔽,几乎肯定会恐惧痛苦、疾病和死亡,更可能高度的现实功利和物质主义。如果能够充分地认识先验自我,将有限的自我拓展到无限的层面,就可以更轻松地笑看生死并热爱生命,我们将充分认识到自己内在的巨大潜力以及神性特征,更加地重视心灵生活。充分地认识到先验自我的意义,也意味着主体性的真正觉醒,对当代虚无主义的甚嚣尘上更是一剂有力良药。
先验自我包含着意识进化,包含着灵魂永生,包含着实现终极自由,进入永恒真理王国的真正奥秘。祂为什么会坍缩?如何避免坍缩?如何避免因为退相干导致自身量子态相干性的失去?如何实现不同先验自我的紧密叠加纠缠而产生协同性的突破力量,进而冲破时空定域性的束缚,如何创造出永恒的神圣关联,这些才是真正值得去思考认识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无数智慧个体以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
——傅天行 2018.01.28
参考文献
- 徐瑞康.《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43 ↩
-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49 ↩
- [缅甸]班迪达尊者.《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脫之道》[M].戒幢佛学研究所, 2012:130 ↩
- [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商务印书馆, 2000:348 ↩
- 孙晶.《印度吠檀多不二论哲学》[M].东方出版社.2002:87 ↩
-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上)》[M].线装书局, 2012:228 ↩
- [美]菩提比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M].正觉学会, 2000:4 ↩
- [斯里兰卡]那兰陀长老.《觉悟之道》[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233 ↩
- [英]尼克尔斯.《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第 5 版)》[M].科学出版社, 2014:716 ↩
- [美]罗伯特·伯顿.《神经科学讲什么》[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72 ↩
- [奥]埃尔温·薛定谔.《薛定谔文集》[M].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9:24 ↩
- [美]布赖恩·格林.《宇宙的琴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217 ↩
-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7 ↩
- [美]克里斯托弗·科赫.《意识探秘: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 ↩
- Huxley, Lessons in Elementary Physiology[M], London: Macmillan express, 1986:193 ↩
-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上)》[M].线装书局, 2012:88 ↩
-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上)》[M].线装书局, 2012:288 ↩
-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M].商务印书馆, 2009:216 ↩
- [缅甸]马哈希尊者.《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M], 戒幢佛学研究所, 2011:133 ↩
- [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商务印书馆, 1999:54 ↩
- 邓晓芒. 康德论因果性问题[J]. 浙江学刊, 2003(02): 34-41 ↩
- 觉音尊者.《清净道论》[M].正觉学会, 2000:661 ↩
- [缅甸]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M].台湾方广文化出版社.2004 ↩
- 美]N.R.汉森.发现的模式[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 ↩
-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 2010:314 ↩
- [美]布鲁斯·罗森布鲁姆.《量子之谜:物理学遇到意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03 ↩
- [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 Mahasi Savadaw, A Discourse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M].Insight Meditation,2011 ↩
- 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2013:70 ↩
- [德]弗雷格.《算术基础》[M].商务印书馆.2009:8 ↩
- [美]萨姆·哈里斯.《自由意志:用科学为善恶做了断》[M].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 Stapp H P. Mind, Matter and Quantum Mechanics [M]. New York:Springer Verlag, 1993:42 ↩
-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M].人民出版社.2004:3 ↩
- [缅甸]帕奥尊者.《正念之道》[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
- 温宗堃.巴利《念处经》的外观[J].新世纪宗教研究, 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