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验感知的宏观物体是错觉
我们经验感知到的任何宏观现象必然都是经验感知到的微观现象的聚合,无论是对物质现象的感知还是对意识现象的感知皆是如此。对山川、树木以及眼前一只杯子的宏观整体印象必定建立于微观局部印象的累加基础上,眼睛观物、耳朵听声以及思维判断等宏观意识行为也是由很多微小的意识行为聚合而成。
对宏观物体的观察必须依赖于我们的感官经验,但现实当中我们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获得对物体的整体观察,我们经验感知到的宏观性的观察行为实际是由微观上很多微小的非连续性的观察行为组成,这些微观上的观察行为发生在普朗克时间尺度上(10的负43次方秒)。这种非连续性的意识观察机制并结合量子力学的观察测量才能导致波函数坍缩而产生经典物理实在的思想,我们可以逻辑推断出独立真实的宏观物体其实是意识制造的幻觉,空间当中并不存在你所观察到的任何宏观物体。你所观察到的任何宏观物体,都是在大量观察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虚假影像。真正存在的,是只有当下刹那(普朗克时间)的构成宏观物体的极微小部分。
我们经验感知的宏观物体是错觉,而宏观世界是由我们观察感知到的宏观物体组成的,既然宏观物体是错觉,那么我们所认为的宏观世界和宏观宇宙也是错觉。注意,我并不是说物质和宇宙都是虚幻不实的,也不是完全地否认客观实在性,之所以加入经验感知这个重要条件,就是因为我们经验感知的宏观物体和宏观世界其实并不是存在的全部,它只是存在的一个侧面。根据量子物理学,我们经验感知的宏观物体实际是三维空间上的确定性的经典物理实在,我们经验感知和想象当中的宇宙也是确定性的经典宇宙,除此以外还有量子实在和量子宇宙,后者极大地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常识。
二、我们如何观察到一个苹果?
我睁开眼睛,看到眼前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然而这个大大的红苹果真的是完整地存在于空间当中吗?No,未必是。至少我们不能根据我们的观察就断定这样一个苹果完整地存在于空间当中。这是因为我们对苹果的观察并不是一次性发生的,而是大量分立性的观察组成的。假设对一个苹果的观察过程为0.1秒,然而在这0.1秒钟之内却实际发生了大量的观察事件。由于经验性的物理时间必定具有量子性,存在最小不可分割单位的普朗克时间,相当于不可分的时间原子,是一份一份跳跃式的递进,而普朗克时间是10E-43秒,那么这意味着一秒钟的时间实际是10的43次方个普朗克时间原子的累加集合。
普朗克时间T1,你观察到苹果的A1部分;普朗克时间T2,你观察到苹果的A2部分;普朗克时间T3,你观察到苹果的A3部分……每个普朗克时间观察到的现象相当于一个像素,亿万亿万个普朗克时间的观察所积累出的感官材料,经过你的意识的统合作用,拼凑出了一个整体上的苹果影像,进而让你误以为每个时刻的物理空间上都有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苹果。然而实际上呢?实际上三维空间上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宏观苹果,有的只是当下普朗克时间现起的极为微小的普朗克尺度的物质微粒。当普朗克时间往前递进一格,前面的现象就消失掉了。在当下的普朗克时间T2上,已经根本没有了普朗克时间T1出现的现象,过去的已经消失。也没有普朗克时间T3出现的现象,未来的尚未生起。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普朗克时间放大,假定一个单位的普朗克时间是一秒,那么10的43次方秒将是亿万亿万……年,准确数字约(3.16E+35)年。也就是说你是对苹果进行了亿万亿万年的连续观察,才捕捉到了一个完整的苹果影像。可是从观察苹果的第一秒开始(捕捉到光子),经历了亿万亿万年之后才完成对苹果的整体观察,而那最初的构成苹果的部分仍然还在空间当中存在吗?不,未必!实际上根据量子力学所揭示的,一旦那最初的构成苹果的最小粒子在失去观察测量之后,将不再是经典物理实在,它必定从三维空间当中消失掉了。
物理学家裴杰斯在《宇宙密码》当中介绍量子理论时说:“唯有在被观察时,电子才突然成为实在的物质而存在”,那么粒子失去观察之后,自然不会是存在于物理空间当中的物理实在。而你对苹果的整体观察是亿万亿万次这种最小观察组成,你的意识强行假定了最初的被观察物体还持续存在于空间当中,然后将亿万亿万次观察捕捉到的信息,在意识中拼凑出了一幅关于苹果的完整影像。可这真实的完整的苹果,从来没有在真实空间当中存在过,是个虚假的影像,是个意识的错觉。真正存在的只有当下一刹那的观察主体以及作为被观察对象的客体,这个客体实际极其微小,是普朗克尺度(普朗克长度是10的负33次方厘米)。
三、星星排列是真实的吗?
为了方便理解,让我再举一个例子,你晚上仰望星空,看到天上有很多的星星,其中有三个星星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宏观形状。但是这个组成三角形的三个星星真的在宇宙中存在着吗?未必是!因为其中有一个星星实际上亿万年前就已经从宇宙当中彻底消失了,它散发出的光经过亿万年后才到达你的眼睛视网膜细胞进而被你观察到。你在天空上观察到的三个星星组成的三角形其实是错觉。你根据眼睛的观察,错误的以为那星星还在空间当中,而实际上却并不存在。
同样,你当下时刻观察到眼前的宏观苹果虽然非常真实,但是实际上构成这个整体影像的亿万个苹果的基本粒子,在亿万亿万个普朗克时间到当下时间的前一时刻,就已经从三维空间当中消失掉了,他们已经成为了过去,而过去时间的物质客体显然已经是消失了。
这两种错觉现象都是因为我们根据观察经验,错误假定了观察行为只是一次性发生的,即便我们自己知道是多次性的局域观察,意识也会强行假定之前观察到的宏观客体的局域部分依然真实存在于三维空间上。我们错误的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宏观客体,一定是在连续性的持续存在于三维空间上,而忽视了在任何一个时刻,这个宏观客体的几乎所有部分,都已经在三维空间上彻底消失掉了,我们看到的真实宏观客体实际几乎全是“残影”构成,这个“残影”涉及非常深刻的认识论的问题,它也是物理时空序列之外必定存在波性意识的重要根据之一,而佛教建立在无常(非连续性)基础上的刹那生灭思想就无力解决这个“残影”问题,无法解释经验感知到的宏观物体是如何形成的。
四、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不要根据你的经验观察就去判定真实,因为经验观察会欺骗你,意识会欺骗你,错觉来自于以下:
1、我们自身无法经验感知极微小尺度尤其是普朗克尺度下的观察事件,错误的以为是一眼并且同时性的完成了对宏观物体的观察。
2、因为缺乏足够的理性思维和对实在的认识,过度依赖于经验观察,意识强行假定了先前观察过的物体连续性的持续存在于空间当中。
3、意识假定了作为观察者的自我主体,也是连续性的持存于三维物理空间中,这个是极难破除的。
五、实际真相是什么
1、我们并不是一眼,一次性的完成对宏观物体的观察,我们能感知到的观察是由极短刹那的普朗克尺度的观察行为组成的。
2、微观客体在失去观察条件下,即从经验性的物理空间当中消失,成为一种潜在的抽象实在,它是先验的数学实在,不是经验性的物理实在,没有任何确定的物理量。所以海森堡说“(不被观察测量的)原子或基本粒子本身并不是真实的,他们构成了潜在的或可能出现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由事实构成的世界”。“只有在测量行动中电子才成为真实的,没有观察到的电子不存在。”
3、作为观察者的观察主体,也不是一个独立持续的存在,而实际是和被观察对象同生同灭,彼此依赖。有了观察这个依赖条件,才有被观察对象的产生,没有了观察这个依赖条件,被观察对象则消失,这里的消失并非是成为彻底的无,而其实是从物理空间上的经典本征态,转化为抽象数学空间的量子叠加态(波函数)。
4、我们经验观察到的苹果客体以及我们经验感知的意识主体,实际是大量微观事件的整体聚合现象,我们绝对不能将宏观上的整体特性,赋予微观现象本身。物理时空当中真正存在的,是只有这些刹那生灭的微观现象。或者严格的说,时空并不独立存在,存在的只是当下出现的微观现象,当这些微观现象不断的生灭变化,我们产生了时间流逝的感觉,当大量的非连续性观察造成不断“涌现”出普朗克空间以及普朗克空间上的微观对象,然后我们将其累加,强行假定了宏观空间以及宏观物体的完整真实存在。
深入思考以上文字,就会获得一种对存在和自我的新认识,甚至会吓你一跳,它会摧毁你以前建立的世界观,而且这背后还有更深入的层面。
六、世界是巨大的Matrix?
为了方便理解以上现象,用Matrix来类比
你就像是处在一个类似电影黑客帝国所描述的Matrix巨大虚拟世界里面,你的视野遍及之处,抽象的数据信息(波性本体,量子叠加态)转化成你意识感知到的实体性现象(粒性现象,经典本征态)。而在视野之外,所有你以为的真实客观的树木房子、山河大地都其实只是抽象数学信息的运算演化,而不是实体性的存在于那里,你以为的一个真实客观的现象性的宏观经典世界实际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抽象数学世界的现象性反映,是这个抽象数学世界的投影。
如果你玩网络游戏高度投入,你就会把网络游戏里面的世界当成真实,在自己脑子当中构建出一个三维的真实的游戏世界,但这个真实的世界只是你意识的假定,而不在物理现实当中。 通过意识导致波函数(量子叠加态)的坍缩,你只能观察到本体界(抽象数学时空)投射出的静态的一帧一帧的图像,每个单帧的图像实际就是每个普朗克时间坍缩的单一本征态,这些单一的物质图像被你的意识拼合成完整的宏观世界。你根据观察经验误以为事物在四维物理时空内运动演化,而其实所有的演化是发生在本体界的无穷维度的抽象数学时空。
本体界(数学时空)的庞大信息和现象界(物理时空)的意识个体,也很像互联网云服务器和单一客户端的关系。每个现象界的人类似于一个客户端,接入了整个本体界的云网络当中,不断的从中读出信息,又往内输入信息。 只是这客户端其实也不是完全独立于云服务器的,而是从云服务器网络中转化出来的。现象界的观察者(粒性意识)和被观察对象(粒性物质),都是从本体界的波性本体转化出来的,本体界的波性意识坍缩转化为现象界内的粒性意识,本体界的波性物质坍缩转化为现象界的粒性物质,并且现象界内的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二者互相依赖,同生同灭。而并不是观察者独立持续存在,被观察者也独立持续存在。
我们要把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的错误时空观念彻底放弃掉,重建对时空的新认识,才能更容易理解自我的本质以及和世界的关系。
——傅天行 2015.1
附:相关问题讨论:
「花坊 Mother:残影是思维来的」
你说残影是思维来的,根据乔达摩的观点,思维是名法,名法也必定是生灭的,前一刹那的名法灭去,后一刹那的名法生起,彼此肯定是分立的,这根本不可能形成残影,前后无法相接。除非生灭都是假的,即无常是假的!
按照乔达摩的生灭无常论,过去的已经消失,未来的还没有升起,存在的只有当下,那么这意味着你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当下,而且必须是普朗克时间的当下,这意味着你不可能观察到任何宏观的物体。
「人王之剑: 一秒实际10的43次方普朗克时间,我看了苹果一眼,也就是这一秒包含了无数个不可分割的时间原子,完成了一个量子叠加态的苹果呈现为本征态的苹果,出现在这个时空点,但第二秒我伸手拿过来苹果,把它吃了,那难道我吃的是个残影吗?」
你吃的是真实的苹果,但是这个真实的苹果,其主体是量子叠加态的苹果,量子叠加态的苹果,是抽象的数学苹果,不是物理苹果,数学苹果也是真实。波函数和量子叠加态,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实在,你可以粗略的理解为一种程序信息。
实际上所有的物质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演化,包括我们的思维过程都是发生在那个抽象的数学空间,即我说的本体界。我们感知经验到的,只是它在物理时空上的局域投影。由于被感知经验蒙蔽,我们错误的以为自我只在三维空间上,只是三维空间上的一个微小生命个体,也错误的以为任何物质客体都在三维空间上,并且不断的生生灭灭。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Z·艾伯特的下面文字可以作为参考:
波函数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从事物理学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正讨论得热火朝天。波函数是实实在在的物体,还是类似于运动规律、粒子内存性质,或者空间各点关系的某种东西?又或者它只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有关粒子的信息?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只有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维空间,也就是所谓的位形空间(configurationspace)中,量子力学波函数才能用数学方法加以描述。如果像一些人主张的那样,波函数必须被当成是一种存在,我们就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虑这样一个想法:这个世界的历史并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所熟知的三维空间或者狭义相对论的四维时空中演绎的,而是在这个巨大又陌生的位形空间中铺排展开的——三维空间只是从位形空间中不知何故涌现出来的假象。我们在三维空间获得的定域性直觉.也必须被理解为是同时涌现出来的某种假象。量子物理学的非定域性或许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更深层次的“真实”。
赞👍🏻